乙未寒食前一日陪姚季一吴和甫登崇德寺阁赋诗以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为韵分得我出二字(其一)

东风日夜狂,草木困掀簸。

墙角数枝红,春事亦到我。

平生喜追游,虽老意尚颇。

况逢两飞黄,共欲参蹇跛。

喟余麋鹿姿,章服强包裹。

出门天宇宽,自视觉磊砢。

士峻则少通,务达乃多可。

悠悠何必然,所得盖么么。

不如全其天,旷荡出缰锁。

东皋幸可耕,太息愿未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情感。开篇“东风日夜狂,草木困掀簸”,以狂风肆虐、草木摇摆的形象,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动荡不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接着,“墙角数枝红,春事亦到我”两句,通过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墙角红花的对比,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这种对生命坚韧不屈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平生喜追游,虽老意尚颇。况逢两飞黄,共欲参蹇跛。”描述了诗人热爱旅行、探索的精神,即便年岁已高,这份热情依然不减。遇到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激发了他追求自由、超越常规的愿望。

然而,“喟余麋鹿姿,章服强包裹”一句,诗人又流露出对自己被迫适应世俗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他感叹自己如同麋鹿,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却被繁文缛节所束缚。

“出门天宇宽,自视觉磊砢”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尽管外界广阔无垠,但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思考。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

“士峻则少通,务达乃多可。悠悠何必然,所得盖么么。”这几句话揭示了诗人对社会规则与个人追求之间矛盾的思考。他认为,过于追求高远的目标可能会导致与现实的脱节,而实际获得的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

最后,“不如全其天,旷荡出缰锁。东皋幸可耕,太息愿未果。”诗人表达了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他希望能在东边的田野上耕作,过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但这一愿望似乎并未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以及对自由、真实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未寒食前一日陪姚季一吴和甫登崇德寺阁赋诗以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为韵分得我出二字(其二)

高阁切浮云,仰观势嵂崒。

兴来偶攀跻,意若凌超忽。

壮哉洛阳都,宫殿耸突兀。

城中十万家,古来豪侠窟。

楼观何轩昂,花竹争炳蔚。

澹澹烟霭间,俯见孤鸟没。

缅怀中令君,节钺耀衮韨。

镇守极膏腴,割剥到肌骨。

黄金不却老,晚节顾佞佛。

陂陀何为者,岁久尚奇崛。

空令吾党士,登践许仓卒。

踌躇不忍归,待得星斗出。

形式: 古风

五月十八日陪同舍诸友游慈云寺

室如蜗牛庐,气若炊饭甑。

身无六尺长,当午意已病。

今朝忽破颜,夥此佛宇盛。

长廊引雄风,爽气回秋令。

老僧喜客来,簟竹铺绿净。

书生苦易足,妙兴发觞咏。

枯棋响雷雹,新唱杂雅郑。

放怀百念空,纵饮双瓶罄。

我衰本蒹葭,玉树纷照映。

忽惊涉瀛洲,骤喜陪鹤乘。

日昳尚踌躇,欲去不忍径。

归来掩关卧,汗雨复流胫。

赐沐幸许休,命驾何妨更。

形式: 古风

八月二十日晚凉可喜秋思浩然乘兴独游至崇宁寺谒须上人表以次元闻而造焉既归而作是诗

秋风日已佳,今我何不乐。

出门念所之,兴至不待约。

言乘独往愿,偶信登山脚。

道人心似灰,白首无住著。

经旬不下堂,为我蹑芒屩。

茶瓶既徐进,涧水亦屡酌。

谈从青山远,思与孤云薄。

俯观市上人,扰扰何纷泊。

向来簿领中,岂复知寥廓。

两侯天下士,皎若云间鹤。

肯作哙等伍,此意真不恶。

少年悦纷华,寒士守寂寞。

譬如冰与炭,志亦言其各。

请为东土游,一继支许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

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

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

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

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

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

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