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徐闻小学堂吴生文谟》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创作。诗中表达了对教育和人才培育的深刻见解,以及对勤奋学习者的赞美。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社会各阶层的不同依赖,强调了“儒者何所恃,所恃能勤苦”的观点,即真正的学者依靠的是不懈的努力和勤奋。接着,诗人指出“天生孤寒士,滔滔遍寰宇”,表达了对那些出身贫寒但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人才的肯定。诗人认为上天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才能,让他们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济川作舟楫,大旱作霖雨”,比喻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具体人物的赞扬,特别是对吴生文谟(吴生)的鼓励与期待。诗人提醒他,尽管可能面临“终窭”(贫困)的困扰,但不应因此放弃追求学问和品德的提升。诗人强调,真正的学者不仅不会因富贵而改变本心,反而会更加坚韧不拔。最后,诗人引用孔子的话“人非以貌取”,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并以子游和子羽的故事作为例证,鼓励吴生保持真我,不受外界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社会阶层的依赖,强调了勤奋、坚韧和内在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贡献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教育和人才培育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