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
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恨去年》。诗中的意境淡雅,而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老去唯耽酒”,这里的“耽”字有着迷、沉溺之意,表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发喜欢借助酒来消愁。这不仅是对生命中简单快乐的一种追求,也透露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无奈。
“春来不著家”,这句诗描绘出诗人在春天到来时,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中。春天本应是一个归家团聚的季节,但诗人却选择了离家,这种与常情相悖的行为,反映出了诗人的心境之复杂。
“去年来校晚”,这里的“校”字指的是检查或比较,而“晚”则意味着晚些。整句表达的是在去年,诗人对于某些事物的回味和比较发生得较晚。这可能是因为诗人的生活状态、心境变化所致,也许是在暗示对过去的一种追悔。
“不见洛阳花”,洛阳城春天的花开得早而盛,但诗人却未能亲眼目睹,这里既有景物描写之美,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错过的哀伤。洛阳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繁华与美丽,诗人未能见到这般美景,更添了一份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离家、回忆和错过美好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无奈,以及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时的复杂情感。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翠黛眉低敛,红珠泪暗销。
从来恨人意,不省似今朝。
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
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满池春水何人爱,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挼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