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登镇镜山

阑若出高岭,凭栏秋气深。

野田横落日,木叶下清砧。

低峡寒空暮,平湖雁影沉。

啸歌何处响,萧飒感微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登高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深邃的情感。首联“阑若出高岭,凭栏秋气深”以“阑若”(即黄昏时分)开篇,点明时间背景,高耸的山岭与深沉的秋气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野田横落日,木叶下清砧”两句,通过“横落日”的动态描绘和“木叶下”的静态展示,将夕阳西下、落叶纷飞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低峡寒空暮,平湖雁影沉”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低矮的山峡在傍晚的寒空中显得更加孤寂,平静的湖面映照着大雁的身影,仿佛它们也在静静地思考着什么。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宁静与和谐,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最后,“啸歌何处响,萧飒感微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这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环境中,似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这歌声或欢快或忧郁,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这里的“啸歌”和“微吟”既是对外界声音的感知,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生发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

覃宏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游镇镜山

闲倚危拦续盛游,花枝依旧近高楼。

云中雁影冲风过,树里人烟隔岸浮。

渺渺荆门千顷碧,遥遥巫峡一天秋。

平西废垒今安在,剩有空江水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镇镜山

策马闲吟到上台,天然幽趣一楼开。

满城风雨当窗遇,千里江山入座来。

抚景每疑驹过隙,消愁更许客添杯。

消沉戈戟知何限,犹傍残云问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自镇境山过东山寺

久睛云不系,层次见山容。

微径分幽草,悬崖咽古松。

帆开秋水渡,寺近夕阳钟。

竹杖斜拖去,行行历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登镇境山

登高冯远眺,翠色落江关。

峡口云常吐,荆门水自环。

烟浓点茅屋,木脱见秋山。

无限游人意,相看白鹤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