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褒伯和明举韵二首(其一)

天涯初得子,气味巧相如。

地远频劳梦,心通少寄书。

月亭空想像,风阁屡踟蹰。

别后无穷意,相逢只挽裾。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初次得到你的消息,我们的气息和性格巧妙地相似。
由于距离遥远,我常常在梦中与你相见,但书信往来却很少。
月夜下,我只能在心中想象你的样子,风阁前,我常常独自徘徊。
分别之后,有无尽的思绪,期待着与你重逢时,只需轻轻拉起你的衣襟。

注释

天涯: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
气味:这里指性格或气质。
地远:形容两地相隔遥远。
心通:心灵相通,指情感上的默契。
月亭:月下的亭子,象征远方或梦境。
风阁:有风的楼阁,可能指实际或想象中的地点。
踟蹰:犹豫不决,此处形容思念之情。
挽裾:拉住对方衣襟,表示亲近和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寄给友人王褒伯和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首联"天涯初得子,气味巧相如",以天涯比喻两人相隔遥远,但初次相识就感到彼此心意相通,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颔联"地远频劳梦,心通少寄书",写出了由于距离遥远,诗人只能频繁在梦中相见,实际通信却因路途不便而稀少。颈联"月亭空想像,风阁屡踟蹰",通过描绘想象中的月亭和风阁,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和现实中独自徘徊的落寞。尾联"别后无穷意,相逢只挽裾",表达了诗人对别后无尽的情谊和对未来重逢时的热烈期盼,只愿能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冯当可

合散真堪笑,回头迹已陈。

交情元共月,乐事不关春。

委俗终违己,耽经亦醉人。

行藏随所遇,了此百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何修撰

向来祇欲返荆扉,老大趋时意颇微。

官路波涛犹汹汹,家山桃李自依依。

刳心拟出阴阳表,委质难逃造化机。

寄语当年蓑笠友,樵渔素约敢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其一)

禀生太极本纯全,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从俗笑,至言微密向谁传。

何须青简书勋业,赖有丹台集圣贤。

诸子但论时世事,令人懒语益思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其二)

要作通天一大儒,措心寥廓未为迂。

神机应变无多子,圣域知归不远涂。

哮吼定应潜百兽,啁啾终是笑群雏。

吾今欲觅衣中宝,活计须教一物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