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瑶京族弟「书感」元韵

登高宋玉独悲秋,世事徒烦作杞忧!

自昔安危频北望,于今治乱付东流!

问天屈子难埋恨,斫地王郎且寄愁。

争奈姓名收不得,近来无计避公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松所作的《步瑶京族弟「书感」元韵》,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登高宋玉独悲秋”,借宋玉登高而悲秋的情景,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忧虑。次句“世事徒烦作杞忧”则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认为自己的担忧如同杞人忧天般无济于事。

“自昔安危频北望”暗指历史上的战乱与变迁,诗人长久地关注北方的局势,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于今治乱付东流”进一步强调了时局动荡,治理无方,仿佛历史的洪流无法阻挡。

“问天屈子难埋恨,斫地王郎且寄愁”两句引用屈原和王昌龄的典故,屈子的冤屈难以洗雪,王郎的愁绪只能寄托于大地,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平。

最后两句“争奈姓名收不得,近来无计避公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姓名虽微,却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无法避开权贵的纷扰,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命运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典故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

收录诗词(202)

王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台北城楼感题

干戈况复阻归舟,满地哀鸿更倦游。

今日英雄齐洒泪,岂惟王粲独登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即事二首(其一)

览奥探幽兴不违,每逢佳境乐忘归。

披襟小憩榕根上,指点儿童去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即事二首(其二)

天气微暄雨乍晴,出门聊为看山行。

呼僮填尽崎岖路,免得游人叹不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古意

潮去送郎去,潮归郎不归。

何如潮有信,朝去暮归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