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

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形式: 古风

翻译

河流已结冰,山上覆盖雪,北面的门紧闭,行旅之人断绝。
独自坐在山中,面对松树与月亮,思念佳人,心绪随月圆缺而波动。
明亮的月挂在寒冷的潭水上,青翠的松树在强烈的风中低吟。
这份情感不向世俗之人言说,爱而无法相见,遗憾无尽期。

注释

河:河流。
冰:冻结成冰。
山:山脉。
雪:降雪形成的自然景象。
北户:北面的门。
墐:关闭,堵塞。
行人:行路的人,旅客。
绝:断绝,消失。
独坐:独自坐着。
山中:山里。
对:面对。
松月:松树与月亮,此处象征孤独清高的景致。
怀:怀念,思念。
美人:美丽的女子,也可以指理想中的伴侣。
屡盈缺:像月亮一样圆缺变化,比喻心情的起伏不定。
明月:明亮的月亮。
的的:明亮的样子。
寒潭:冰冷的水潭。
青松:青翠的松树。
幽幽:深远,寂静的样子。
吟:发出声音,这里指松树在风中的声响。
劲风:强劲的风。
此情:这份情感。
不向:不对。
俗人:普通人,世俗之人。
说:述说,表达。
爱而不见:爱着却见不到。
恨:遗憾,不满。
无穷:没有尽头,无尽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孤寂的冬景图。"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严寒萧瑟、人迹罕至的冬日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冷清而又静谧。诗人独坐于深山之中,对着那高悬的松树和皎洁的月亮,心中却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留恋,这份情感在"怀美人兮屡盈缺"中得到了体现。

接下来的"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上加深了这种孤寂与苍凉。诗人的心境似乎也随着环境而变得更加凄清。最后两句"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表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深沉情感和无尽的怨恨,这份情感之复杂、之深沉,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个人情怀,用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限的情思,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孤独又美丽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北邙古墓

君不见邙山苑外上宫坟,相接累累萦蔓草。

宫亭远识南宫树,逶迤辗作南宫道。

一朝形影化穷尘,昔时玉貌与朱唇。

锦衾香覆青楼月,罗衣娇弄紫台云。

越娃楚艳君不见,赵舞燕歌愁杀人。

游鼙倏掩寂无晤,蛾眉何事须相妒。

九重见日闭鸳鸯,三泉今夕开狐兔。

驻马倚车望洛阳,御桥天阙遥相当。

佳人死别无归日,可怜行路尽沾衣。

形式: 古风

龙门应制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綵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陌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骎骎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形式: 古风

伤曹娘二首(其二)

河伯怜娇态,冯夷要姝妓。

寄言游戏人,莫弄黄河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

幽郊昨夜阴风断,顿觉朝来阳吹暖。

泾水桥南柳欲黄,杜陵城北花应满。

长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兹一望归。

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