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许右史(其一)

黄须芃芃田舍翁,倾身坐向钱孔中。

长颊便便美少年,行步顾影私自怜。

谁知腐鼠能为祟,纵是神仙有播迁。

使君似识浮云意,蹉跎实为功名利。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

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

五斗乍可调燥吻,飞觞二子雄相视。

醉杀不作傲杯人,迩来那得独醒事。

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

若言此物非其任,尔家破瓢亦应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态度。前半部分通过“黄须芃芃田舍翁”和“长颊便便美少年”的对比,展现了对追求物质财富与享受生活的不同看法。田舍翁倾心于金钱,而美少年则沉浸在自我的美丽与骄傲之中。后半部分则通过“使君”这一角色,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讽刺与无奈,以及对酒隐富贵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浮云”象征世事无常,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虚幻认识。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通过饮酒寻求解脱。接着,“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强调了与众不同的饮酒方式,似乎在寻找一种不同于世俗的快乐。最后,“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引用历史典故,将自己比作魏文帝,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妥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文学大家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答许右史(其二)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

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

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

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

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送莱芜萧簿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形式: 古风

岁杪放歌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

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

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形式: 古风

赠殿卿

前年赐环承主恩,去年解裾辞王门。

身经畏途色不动,心知世事口不论。

自顾平生为人浅,羡君逃名我不免。

自怜垂老尚凭陵,羡君混俗我不能。

有酒便呼桃叶妓,得钱即饭莲花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