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愁城无外。就里还无内。多情伴我能无懈。

霜尖炉火弱,风闪灯光碎。

雁过也,声声凄苦真同派。道力愁中耐。

仙骨愁中蜕。星宿劫,愁难坏。

梦孤身怯影,围减腰憎带。

笑明朝,一年又去愁还在。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鉴赏

这首《千秋岁》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以“愁”为主题,情感深沉,描绘了愁绪在不同情境下的复杂表现。

开篇“愁城无外”,以“愁城”比喻内心的愁绪无处不在,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广泛与深入。“就里还无内”,进一步强调愁绪的内在性,即使是在最熟悉的环境中,愁绪也难以摆脱。“多情伴我能无懈”,写出了愁绪伴随多情之人时的无力感,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缓解内心的愁苦。

接着,“霜尖炉火弱,风闪灯光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与脆弱的氛围,霜冷、炉火微弱、灯光闪烁不定,这些细节都暗示了愁绪的沉重与难以承受。“雁过也,声声凄苦真同派”,雁群南飞,其哀鸣之声与人的愁苦共鸣,进一步强化了愁绪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道力愁中耐,仙骨愁中蜕”,这两句表达了在愁绪中的坚韧与超脱,似乎在说,即使是修行之人,在面对愁绪时也难以完全解脱,但也能在愁苦中寻得某种力量或转变。“星宿劫,愁难坏”,星宿虽长久,但愁绪却能跨越时间的限制,影响着人的心灵。“梦孤身怯影,围减腰憎带”,梦境中的孤独与现实中的身体变化,都反映了愁绪对个体生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对自我的认知和感受。“笑明朝,一年又去愁还在”,最后两句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愁绪循环往复的无奈,似乎在说,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愁绪总会在新的一天再次降临。

整体而言,《千秋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愁绪在不同层面的复杂性和持久性,同时也表达了在愁苦中寻求坚韧与超脱的主题。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隔帘听.迟阿秀不即,至为西樵司勋赋

看绽烛花双蒂,吐瓣人刚到。罗帏笑揭声还悄。

悄悄问檀郎,为侬懊恼。漏尽了。怎和衣、枕头歪靠。

忙相抱。檀郎轻笑。试向卿卿道。如年永夜铜壶杳。

听来偏错,故将人搅。未天晓。明朝细和伊表。

形式: 词牌: 隔帘听

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

趁得晴郊淡荡。好载向、笋舆数两。

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吟就问天奇唱。

直唤醒、古人无恙。

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

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形式: 词牌: 剔银镫

千秋岁.为吴尔世母节寿

笑捧霞觞,代君陈祝。万岁冰桃今岁熟。

四海交游歌寿母,三春风物先华屋。

伫期颐,褒节孝,君家独。三十七年贞志笃。

三十七年庭训足。兼父兼师心更曲。

当初茹苦唯熊胆,而今色养真仁粟。

湛夫人,百世后,留芳躅。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踏青游.清明日同西樵、介夫至法海寺

烘日匀风,春光着人轻茜。绣草路、泥香成片。

觅谁侬,和笑走,弓鞋初倦。

更是处、池塘簇蒲拖柳,闲杀画船歌板。

把酒楼头,凭阑望中平衍。叹此日、春光都贱。

彩旗空,绒索冷,秋千荒院。总听彻、归途小亭妖曲。

依旧楚天云远。

形式: 词牌: 踏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