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同儿女小集倅有诗见戏答之

白首相看一病妻,也能举桉与眉齐。

诲儿共织庞翁竹,养气多惭纪渻鸡。

作恶不须嗟室罄,惊魂长幸脱征鼙。

团栾欲说无生话,试借先生刮眼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看着白发苍苍的妻子,即使疾病缠身,也能一同举起竹板教导孩子。
像庞翁教导孙子编织一样,我培养孩子的品性,深感愧对纪渻子的教诲。
做错事不必叹息家徒四壁,庆幸能逃离战乱的惊恐。
围坐在一起想聊些无忧的话题,试着请先生用犀利的眼光启发我们。

注释

白首相看:形容夫妻长久相伴。
病妻:生病的妻子。
举桉:举起竹板,指教育。
眉齐:形容动作一致。
共织:一起编织。
庞翁:古代贤者,此处指有智慧的长辈。
纪渻鸡:纪渻子训练的鸡,比喻教育有方。
作恶:犯错。
室罄:家徒四壁,形容贫穷。
征鼙:战鼓,代指战争。
团栾:家庭聚会。
无生话:无关生死的话题。
刮眼鎞:犀利的目光,比喻启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温馨的人伦关系。

“白发相看一病妻”,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夫妻相守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在妻子生病的情况下,丈夫仍旧能够保持平静,与妻子并肩面对生活的困难。这不仅展示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庭责任的重视。

“也能举桉与眉齐”,这一句通过形象化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放大,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把握。桉是古代用于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夫妻间精确协调的关系。

“诲儿共织庞翁竹”,这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诗人教导孩子们共同编织竹制品,传达了家风教育和手艺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材料的亲近感和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养气多惭纪渻鸡”,这一句表明诗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也不忘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纪渻鸡可能是指家中饲养的鸡,只能偶尔吃到剩余的食物,这里的“惭”字表达了诗人的自省之情。

“作恶不须嗟室罄”,这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即便是在家中,也要警醒自己不要做出亏心事,保持内心的光明磊落。

“惊魂长幸脱征鼙”,这一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与坚韧。征鼙可能指的是战乱或其他灾难,这里传递出诗人对于危机中的生存智慧和勇气。

“团栾欲说无生话”,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愿望。团栾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或是装饰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心绪和语言。

“试借先生刮眼鎞”,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渴求。这里的“先生”很可能指的是一位学者或是智者,而“刮眼鎞”则是比喻学习过程中的勤奋和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平实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道德和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佳作。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涎香

搴露纫荷楚泽舷,未参南海素馨仙。

大门当得桂花酒,小样时分宝月圆。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使君少住幽兰曲,时傍颦山照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次前韵

堆案文书不用嗟,新诗字字说芳华。

题舆事省时眠草,纶阁文高合判花。

莫待春归空怅望,须知醉里有生涯。

如何为向邦侯说,整顿清明载酒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赋红梅

为怯清宵短,然膏约凭栏。

颊疑西子醉,花误北人看。

点露燕支破,啼妆风雨残。

莫嫌翠袖薄,犹得护春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其二)

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