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郑漕三首(其三)

东京望重两儒先,经术传家几百年。

派别九仙绵庆胄,运逢千载毓真贤。

鼎槐未即登三事,社栎何知托二天。

寿考祝公如卫武,愿赓淇澳入诗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东京城,两位尊师备受敬仰,世代传承经学已有数百年。
他们的学术流派如同九仙延续,时运千载,孕育出众多真才实学之人。
虽然还未正式担任高官,但他们的影响力如同社树和栎树般深厚。
祝愿寿考如卫武公一般长寿,期待他们在诗歌中留下佳作。

注释

东京:古代地名,这里指东京都或京都,古代朝廷所在地。
儒先:指学问渊博、德行高尚的儒家学者。
经术:古代经典学问,如《诗》《书》《礼》等。
九仙:比喻学术流派繁多,或是代指家族中的杰出人物。
社栎:社树和栎树,古人常以之象征人的品德和影响力。
赓:继续,接续。
淇澳:古地名,后引申为赞美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为祝贺郑漕所作,表达了对郑漕家族学识渊博、世代传承经术的敬仰,以及对其未来仕途和德行的期许。首句“东京望重两儒先”赞扬了郑漕家族在学术界的崇高声望,源自东京(开封,北宋首都)的儒家传统。次句“经术传家几百年”强调了家族学术的悠久历史。

“派别九仙绵庆胄”进一步赞美家族的学术源远流长,如同九仙派系延续不断,显示出家族的荣耀与福祉。而“运逢千载毓真贤”则预祝他在千载难逢的时机下,诞生出真正的贤才。

“鼎槐未即登三事”暗指郑漕尚未担任高级官职,但表达了对他未来仕途的期待,暗示他将像鼎槐一样,早晚会有登高位的一天。“社栎何知托二天”以社树和栎树比喻郑漕的忠诚与稳健,期待他能如社稷之臣般辅佐朝廷。

最后两句“寿考祝公如卫武,愿赓淇澳入诗篇”祝愿郑漕长寿且有如卫武公般的智慧,希望他的美德能够如淇澳之水,成为诗篇中的佳话。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郑漕的赞美和祝福。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贺郑漕三首(其二)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

山川不改元风采,父老能言昔政猷。

襦裤疲民应枕奠,纪纲新度觉钱流。

生灵一种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贺郑漕三首(其一)

当年画省与成均,联璧看君亲弟昆。

清世几人兼五福,白头相对备三尊。

朝班犹识尚书履,时论同推通德门。

早晚芝函趣归骑,要令勋业照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赴南恩道间和杨体南三首(其一)

再岁大江滨,了无功可程。

行行看绝塞,录录更专城。

不作安巢鸟,应惭出谷莺。

赖同草玄手,时抱一经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余子美归淮上

怪底穷途遭白眼,依然别酒对青春。

百年甘旨为贫计,千里羁栖有故人。

道在不妨轻去鲁,功成他日会归秦。

江淮若遇南飞翼,尺素无忘东海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