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叔蕴参事所著殷虚书契考释奉怀却寄兼呈王静安主事(其一)

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

学通殷甲子,节见汉衣冠。

遁世心无闷,蒐奇力未弹。

高名王彦考,薇蕨好同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徐坊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罗叔蕴参事研究殷墟书契的敬佩以及对好友王静安主事的怀念。首句“越海乘桴去”描绘了罗叔蕴深入研究的专注与决心,仿佛跨越大海追寻知识。诗人接着提到罗叔蕴的学问广博,能理解殷商甲骨文的深意,暗示他的学术成就非凡。

“节见汉衣冠”则暗指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如同汉代的礼仪风范。诗人赞赏罗叔蕴即使选择隐遁世事,内心也毫无烦闷,体现出他的淡泊和坚韧。“搜奇力未弹”进一步赞扬他的探索精神,表示他还有更多学术上的宝藏等待发掘。

最后两句“高名王彦考,薇蕨好同餐”,诗人以王彦考(可能是指王静安)为榜样,表达希望与他们共享学术成果的愿望,就像共食薇蕨这样的简朴生活,寓意着志同道合的学术交流和友谊。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两位学者深厚学识和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学术交流的期待。

收录诗词(20)

徐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罗叔蕴参事所著殷虚书契考释奉怀却寄兼呈王静安主事(其二)

我老真无补,空教侍讲帷。

一瓻还秘阁,三礼愧经师。

病起凋颜早,书来作答迟。

良朋隔瀛海,东望涕涟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兰畦早春书事韵

寒尽山中未觉春,更惊白发夜来新。

桃源幸不经秦火,栗里端宜署晋人。

俯仰百年终有恨,推敲一字未全贫。

诗成且漫题名姓,莫被遐荒传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黄叶

宫槐苑柳影离披,黄叶潇潇下玉墀。

践职甘从多难日,温经悔向既衰时。

贤于尧舜天宁厌,变到沧桑地不知。

为语西风漫凄紧,贞松原有岁寒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泊楚望

百丈摇曳寒波间,阴云薄暝低阑珊。

行人被酒雪兀兀,长年歌曲腰环环。

衔芦一雁未可篡,带甲万士何当还。

角声永夜客头白,岁晚风尘愁故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