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

推情不入世浮华,百卉多妍莫漫夸。

果熟人间桃少核,味同海上枣如瓜。

已空色相无花吐,为怕烟尘留叶遮。

一种禅机清熟脑,婆娑窗外碧笼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无花果》以“无花”为题,却描绘了果实成熟时的独特景象与禅意。诗人通过对比“百卉多妍”的繁华与“无花果”的静谧,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不同视角。

首句“推情不入世浮华”,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态度。接着,“百卉多妍莫漫夸”进一步强调了对周围繁花似锦的自然景观的欣赏,但同时也提醒不应过度夸耀,暗示了对物质繁华的审慎态度。

“果熟人间桃少核,味同海上枣如瓜”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对比,描绘了无花果的果实成熟时的景象。桃子通常有核,而无花果的果实则没有明显的核,这里以桃子的核来比喻无花果的果实,强调其独特的形态和内在的纯净。同时,将无花果的味道与海上的枣相比,进一步突出了其独特之处,也暗示了其味道的甜美与独特性。

“已空色相无花吐,为怕烟尘留叶遮”则深入探讨了无花果的内在品质。这里的“色相”指的是外在的表象或形式,诗人通过“已空色相无花吐”表达出无花果不依赖于外在形式,而是以其内在的成熟和纯净来体现价值。同时,“为怕烟尘留叶遮”则暗示了无花果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外界干扰,但它依然坚持自我,保持纯净,不被外界所污染。

最后,“一种禅机清熟脑,婆娑窗外碧笼纱”将无花果与禅学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无花果的深刻感悟。这里“禅机”指的是禅宗的智慧或启示,而“清熟脑”则暗示了无花果经过时间的沉淀,其内在的智慧和价值得以显现。整个画面仿佛窗外的无花果树,在碧绿的纱帘下婆娑起舞,既生动又富有禅意,给人以宁静与深思的感受。

综上所述,《无花果》这首诗通过对无花果这一特定物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然与人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1)

安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呵冻墨笔题画菜

不着丹青妙自传,扶疏忘却画中看。

适来老圃情如许,写入新图露未干。

冻笔已开生气动,春园犹带晓霜寒。

相期好句留风味,长对先生苜蓿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咏荷

溽暑正炊花自净,荷风微动我初凉。

乍迎旭日香浮水,还映晴霞锦满堂。

佛法早参莲品净,梦缘空系藕丝长。

从今好把灵根种,一点清心问碧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司马蓝田王阮亭秋柳韵五首(其一)

东风唤醒百花魂,燕子窥篇翠护门。

盘髻晓妆浓黛色,渡头新雨涨波痕。

千家锦绣姑苏市,七里山塘负郭村。

最是江南名胜地,春宵一刻价难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司马蓝田王阮亭秋柳韵五首(其二)

谁识风流两鬓霜,梦境无夜不山塘。

暮禽原有相思树,老骥由来不服箱。

响屐廊前红粉队,牡丹亭下百花王。

名园此日春光遍,文杏争辉碎锦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