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实在《吴义姑诗》中创作,通过“谩把微言质太初,人间谁更散于樗”开篇,以一种深沉而哲理的方式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吴义姑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敬仰。接下来,“义姑自昔闻全鲁,过客于今见式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吴义姑的名声和影响力,不仅在古代就被广泛传颂,直到今日,她的事迹仍然被人们所铭记。
“古井不波空照影,地炉留火助耽书”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古井象征着吴义姑的宁静与智慧,地炉则代表了她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吴义姑内在的平和与对外界知识的渴望。
最后,“乾坤欲了西铭意,特为深恩制缟衣”表达了诗人对吴义姑深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她伟大人格的崇敬。这里的“西铭”可能指的是某种典故或象征,强调了吴义姑对世界的影响和她所传递的深远意义。而“特为深恩制缟衣”则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吴义姑的敬意,通过制作缟衣(一种丧服)来纪念她,体现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义姑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