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僧饭镬歌

千僧饭镬何年铸,想见千僧同住处。

饭熟堂前钟板鸣,千僧同饭不闻声。

土城四围金凸凹,一阴一阳天地立。

天地盈虚视日轮,大口大腹如福人。

水火不交几百纪,圣人死去畛域起。

浮云不会殿角风,长廊寂寞花绣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千僧饭镬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古寺中千僧共食的宏大场景,同时融入了对宇宙自然、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千僧饭镬何年铸”,以“千僧饭镬”这一形象,引出对古寺历史的遐想,暗示着这口巨大的锅见证了无数僧侣的共同生活,时间的久远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接着,“想见千僧同住处”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和谐与共融的僧侣社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饭熟堂前钟板鸣,千僧同饭不闻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僧侣们在钟声与板声中共同进餐的场景,强调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与和谐,即使在同一时刻进行活动,也未闻嘈杂之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土城四围金凸凹,一阴一阳天地立”通过描述寺庙四周的土墙,巧妙地运用了阴阳对立与统一的概念,象征着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同时,这也暗喻了人间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秩序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关系。

“天地盈虚视日轮,大口大腹如福人”一句,将自然界的日月更替与人类社会的兴衰起伏相联系,以“大口大腹如福人”比喻那些能够包容万物、心怀宽广的人,强调了仁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水火不交几百纪,圣人死去畛域起”通过水火不相容的自然现象,隐喻道德与法律、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准则与社会秩序的深思。

最后,“浮云不会殿角风,长廊寂寞花绣红”以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庙宇内与外界的隔绝感,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花朵的鲜艳与长廊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修行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外部环境的简朴。

整体而言,《千僧饭镬歌》不仅是一首描绘古寺生活的诗歌,更是对宇宙自然、道德伦理、社会秩序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平衡与超脱的追求。

收录诗词(416)

王邦畿(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乌金千佛塔歌

王城城西金火流,金星火星相聚谋。

火自烧火金烧金,乾坤日月星辰沉。

金枯火绝混沌死,兽蹄鸟迹盗贼起。

蓦地拥出金芙蓉,芙蓉花上灌顶红。

四方四角角棱棱,四方方界如画屏。

一级七级高几丈,气势排空不可量。

东西南北坐至仁,至仁约略千馀人。

庄严七宝金袈裟,黄金照我如日华。

大光明里人稽首,生人智慧大能久。

当时皇帝奔上天,至今碑记大汉年。

眼观海水盈复竭,饥乌不啄西山铁。

形式: 古风

菩提树歌

菩提树叶青有烟,菩提树叶响入天。

菩提树来西域船,菩提树种古佛边。

菩提树在圣人先,圣人已去千馀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水陆道场祭幽歌

白日堕落山气腥,黑云飒沓海气凝。

老僧法力开幽冥,天坛之上位之中。

莲花佛顶六角红,古铜铃铃声吽吽。

吽吽咒语不可议,上彻九天下九地。

地上死人地下生,嗜欲饮食如生平。

老僧观水天雨雨,老僧观药天雨乳。

老僧观日天与光,老僧观花天与香。

盘桃千颗生火瘢,香黍如珠饛丘山。

老僧悲,鬼子啼。老僧喜,鬼子嬉。

老僧穆穆鬼子肃,百宝光明透重狱。

南无接引阿弥陀,昔时鬼少今鬼多。

昔时鬼子多白头,今时鬼子多缺头。

缺头持头来,持头续头去。

老僧指向鬼子陈,眼前黑面是仁人。

形式: 古风

飓风歌

海上有风名飓风,飓风一作田野空。

力能飞万斤之石板,忽而拔数亩之古榕。

东西南北无定踪,左旋右转如飙龙。

龙潜于海底,虎窜于山中。伏气屏息,不敢明聪。

人言此风是怪风,主人急与借雷公。

雷声起,飓风止。清还之天,宁还之地。

雷公怒息而色喜,主人揖送河之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