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堂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毛德琦的《读书堂》诗,以读书堂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命运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贤的敬仰。首联“才高诚与命相妨”暗示了才情出众者常遭命运坎坷,而“泥饮方知醉是乡”则借酒表达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深深依恋,视读书为心灵归宿。

颔联“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描绘了读书堂在各地受到尊崇,而匡山更是诗人精神寄托之地,读书堂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进一步渲染了读书堂的书香氛围,仿佛连松树和山岩都浸润着墨香。

颈联“回忆少陵头白句,蜀笺曾寄到浔阳”提及杜甫,表达了诗人对唐代大诗人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形象地写出读书堂仿佛聚集了历代文人,期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尾联“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描绘了读书堂夜晚的宁静与壮丽景色,诗人希望在此建台祭祀大雅之士,特别推崇李白,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和对高尚文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热爱,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毛德琦作为清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1)

毛德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月不详,康熙五十三年任星子知县。康熙认为星子是朱子讲学之地,非能人不可为此处县令。受职前康熙接见,见后认定“此人去得。”毛来星子后,“廉明有惠政,以兴废举坠自任”,修府学、县学,修书院,重修樵楼,治理蓼花池,修篡《庐山志》、《白鹿洞书院志》(书院志首入《四库全书》),政声大著,后升遵化知州

  • 号:心斋
  • 籍贯:清代浙江鄞县

相关古诗词

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诗却寄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冶春

今有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

江梅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无数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冶春

东风花事到江城,早有人家唤卖饧。

他日相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