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再登鸡鸣山

去岁寒仍夜,今来春且晴。

再登谙道路,高眺转分明。

斥堠通沙碛,山川拥帝京。

祗怜征战后,不听有鸡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春日再登鸡鸣山》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诗人再次攀登鸡鸣山时所见的春日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去岁寒仍夜,今来春且晴”,对比去年寒冷的冬夜与今年温暖的春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去年的冬夜寒冷而漫长,而今年的春天则带来了温暖的阳光,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接着,“再登谙道路,高眺转分明”描述了诗人再次攀登山峰,对周围环境更加熟悉,视野也更为开阔。这里的“谙道路”不仅指对山路的熟悉,也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领悟,即随着经历的积累,对世界的认知会更加深刻。

“斥堠通沙碛,山川拥帝京”两句,通过描绘辽阔的沙漠与壮丽的山川,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丽。同时,“斥堠”一词,原指古代用于瞭望敌情的烽火台,这里借指山川之间的连通,象征着国家疆域的广阔和统一。

最后,“祗怜征战后,不听有鸡鸣”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之后,人们更珍惜和平的生活,希望不再听到战争的号角,而是能听到鸡鸣声,象征着生活的安宁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经历的感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历史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其一)

分阃向南州,王程不可留。

九边名已著,三楚战应休。

蓬断狼山野,烟昏蜃海楼。

平生许国志,把酒看吴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其二)

推毂权方重,陇西名素高。

樽前歌杕杜,海上望旌旄。

未战谋先定,临时气自豪。

威声已飞去,白日静波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过杨伯起墓

予亦关西裔,长年仰素声。

之官过古墓,采藻荐先生。

华岳开平野,桃林有故城。

如何千载后,独以四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环县早行

边塞平无日,沧江未拟还。

灯前梳白发,马上梦青山。

薄曙群峰外,残星杳霭间。

鸡鸣问何处,已过古萧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