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重二华见皇州,望尽凝岚即此楼。
细雨不藏秦树色,夕阳空照渭河流。
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
扰扰尘中犹未已,可能疏傅独能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渭阳楼上所见所感的景象,抒发了对过往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前途的担忧。
"千重二华见皇州,望尽凝岚即此楼。" 开篇即以宏伟壮丽的画面展现出渭阳楼的高大和远眺的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的空间感受。"千重二华"形容楼台层叠,气势磅碜;"皇州"指的是重要的地方或都城,这里可能是对长安的称呼。诗人通过"望尽凝岚即此楼"表达了楼所处之高远,可以俯瞰整个皇州。
"细雨不藏秦树色,夕阳空照渭河流。"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水乡风光图。"细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氛围,而"秦树"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树木或是对古代秦国地区的称呼,这里的色彩并未被细雨所遮盖,反而显得更加鲜明。接着,"夕阳空照渭河流"则描绘了日落时分,一轮红日挂在西边天际,将金色的光辉洒满了渭河的水面。
"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 这两句诗人借用了古代的典故——"后车之覆,必喻前车",即后来的车辆应当引以为戒,警惕不要重蹈前车之覆辙。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反思和对过去教训的缅怀。
最后两句"扰扰尘中犹未已,可能疏傅独能休。"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渴望平静。"扰扰"形容的是纷争不断的局面,而"尘中犹未已"则说明这种混乱并未结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丝安宁,"可能疏傅独能休"中的"疏傅"或许是指某种解脱之道,这里的"独能休"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教训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当前动荡不安局势下的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韦杜八九月,亭台高下风。
独来新霁后,闲步澹烟中。
荷密连池绿,柿繁和叶红。
主人贪贵达,清境属邻翁。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
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
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昔事东流共不回,春深独向渼陂来。
乱前别业依稀在,雨里繁花寂寞开。
却展渔丝无野艇,旧题诗句没苍苔。
潸然四顾难消遣,秪有佯狂泥酒杯。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