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与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首联“身与功名果孰亲,万钟何似一瓢真”提出疑问,将个人追求与物质财富进行对比,强调了精神满足的重要性。颔联“若教宇宙无难事,未必山林有退人”则进一步探讨了在理想世界中,人们是否还会选择隐居,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颈联“遗语五千方外教,行窝十二洛中春”引用五千字的道家经典《道德经》和洛阳的美景,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与自然美景的和谐统一。尾联“老怀久矣忘机巧,猿鹤欣欣燕雀驯”表达了诗人年老后对机巧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