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雨声不住,暮暮朝朝,洒向帘钩。
偏把湿云千片,遮满朱楼。
强起开窗,花眠柳倦,燕恼莺愁。
况分明是泪,千丝万点,为著谁流。
先前乍雨,尚有晴时,如今晴意全休。
难消遣,芭蕉叶上,杨柳梢头。
生怕檐前沥沥,还憎枕畔悠悠。
人间天上,一般憔悴,夏也如秋。
不详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郎去无期,正芳年、盈盈一枝谁折。
对镜自怜,颜色如花,辜负破瓜时节。
倚栏镇日愁无语,鹦哥巧、向人调舌。
伤春坐、珠帘慵卷,翠眉低结。漫把佳期频说。
毕竟是何时,少些真切。
昨夜前朝,檐鹊灯花,验取总无干涉。
郎心或似垂杨柳,海棠下、盟言难灭。
负心者,举头有如此月。
飘渺飞楼,凭栏望、风生城阙。
流不尽、长江滚滚,喷银铺雪。
日落金山黄雾塞,兵屯铁瓮红旗掣。
想当年、白骨葬青磷,空凄切。烽燧暗,何曾歇。
樯橹密,空排列。叹从来征战,几多豪杰。
刘季雄风今寂寞,孙郎霸业终消灭。
问兴亡、北固与南徐,潮声咽。
停舟昨日来京口,坐听潮声喧暮。
大观楼上,瓜步洲前,遥指金蕉云树。
铙吹喧喧,错认锦帆来矣,到岸徐看还误。
最牵怀、一夜江风江雨。思慕。
多为登临兴剧,在吴苑、苏台怀古。
历遍山川,赏穷花柳,到处新诗赋。
曾约重游浮玉,再登多景,只恐霪霖相阻。
看乱烟归鸟,纷纷来去。
玉露筛凉,银河泻暑,卧看双星历历。
难得良宵,预贺天孙七夕。
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觞琼液。
对清尊、各唱新词,不羡黄九秦七。
人生欢会无多,看秋花秋草,凋零颜色。
物已如斯,苦费思量何益。
梧桐叶、萧瑟三更,蟋蟀声、凄凉四壁。
听臣语、公等休愁,且同倾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