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孙白谷尚书并题遗像(其一)

兵溃潼关恨不禁,那堪覆辙又重寻。

恩深不共熊袁死,事去难收贺左心。

夜雨行营悲冷灶,秋风战血上衣襟。

羽书莫怨飞催急,天意苍茫叹到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焦友麟所作,标题为《吊孙白谷尚书并题遗像(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孙白谷尚书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沉痛反思。

首句“兵溃潼关恨不禁”,描绘了孙白谷在潼关战役中的失利,诗人对此深感痛惜,未能阻止败局的发生。次句“那堪覆辙又重寻”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教训未能吸取的遗憾,暗示了类似失败的再次发生。

第三句“恩深不共熊袁死”,通过熊袁之死的典故,表达了孙白谷对国家的深厚忠诚和付出,然而结局却未能与他们一同保全。第四句“事去难收贺左心”则揭示了事态无可挽回,连贺左这样的人物也无法改变孙白谷的命运。

第五、六句“夜雨行营悲冷灶,秋风战血上衣襟”,通过描绘凄凉的战场景象,展现了孙白谷临危不惧、英勇奋战的形象,他的鲜血染红了衣襟,令人悲从中来。

最后两句“羽书莫怨飞催急,天意苍茫叹到今”,诗人感叹命运无常,即使紧急的军情文书也无法改变天意,只能发出对苍茫天意的深深叹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孙白谷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臣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

焦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孙白谷尚书并题遗像(其二)

流涕登坛想誓师,伤心裹革竟无尸。

一门血化殷家井,六尺孤存赵氏儿。

祠庙全家馨俎豆,丹青异代仰须眉。

遗编定有龙蛇护,正气长存信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点易台

点易台边路,荒荒蔓草茸。

能留太古石,犹有六朝松。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

泉斋今不见,凭吊夕阳春。

形式: 古风

谢文节遗琴为新安吴素江作

精灵原不死,三尺剩琴材。

天地红羊劫,江山白雁哀。

孤臣余涕泪,故国久蒿莱。

好和竹如意,冬青无数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润臣将之官武林绣山饯之于公邸同人分韵赋诗并乞吴君冠英绘图以纪得惜字

杯酒欲为欢,离怀那可释。

识面三十年,始自相公宅。

立雪依山阳,函丈联讲席。

五载中书省,出入同左掖。

仕宦先气节,交游岂形迹。

兄事重增羞,师资实怀益。

借书经仇校,催诗急逋索。

每从问掌故,星斗信手摘。

有时出郊原,并辔振轻策。

郁葱树森栝,突兀塔立石。

回头见苍鹿,病卧傍木栅。

叹此山林姿,轻作风尘客。

沽饱上市楼,明镫照霜夕。

更深不言去,往往遭眼白。

清寒启深堂,户大众辟易。一斗不盈?,春色明琥珀。

行乐爱及时,忧来忽相迫。

将母我南归,泣血目空赤。

君则胡为者,暂脱薇垣籍。

风起榑桑阴,雾涨波斯舶。

城郭付苍茫,何处王乔舄。

陟岵惊心神,填海駴魂魄。

相见两无言,中情永脉脉。

长沙冬月书,高堂幸清适。

禄养岂易谋,欢承庶无斁。

武林好湖山,诗人所共癖。

春雨米家船,秋风谢公屐。

矫首五云中,天涯傥咫尺。

主宾各缱绻,悲愁杂笑剧。

且复拌一醉,此日足可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