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

特起朝阳内,祠宫极邃清。

高窗窥玉女,巨闑守昌明。

盛掩秦诸畤,雄逾汉两京。

垣横天上紫,洲露海中瀛。

黄帝初龙跃,中原罢虎争。

樵夫亦谈道,行旅不持兵。

此地脩禳禬,于时保利亨。

柏梁灾未几,陈宝诏重营。

御帑金缯出,慈闱服玩并。

标题动宸翰,撰次属鸿生。

玉刻黄冠印,金书秘殿名。

妙经藏洞观,真箓佩威盟。

仙溜花间静,琼枝物外荣。

肇禋承帝祉,肆眚顺民情。

天施宁论报,风行不计程。

近传闻磬管,时或见旄旌。

海岳朝双阙,星辰集上楹。

礼如尊太一,事异宠文成。

大以圆丘报,长于至日迎。

侍臣来祭告,法驾欲时行。

釐事通元气,高真达孝诚。

庆增黄帝系,寿续太阴精。

西北夷门峻,东南辇路倾。

云行博山气,风卷步虚声。

符贶方期应,英髦各汇征。

讴歌兴法从,可见泰阶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朝阳升起在特别的地方,神祠深幽而清净。
高窗可窥见神仙,大门守护着光明昌盛。
规模超越秦国祭祀地,气势超过汉代两京。
城墙横亘如天上的紫色,洲岛似海中的仙境。
黄帝初现龙腾,中原结束虎争战乱。
樵夫也谈论大道,行人无需携带兵器。
此地举行祈祷仪式,保佑平安和繁荣。
柏梁宫灾不久后,又诏令重建陈宝殿。
皇家库藏金帛拿出,皇太后衣物玩赏并列。
皇帝亲笔题写标题,文章由鸿儒撰写。
玉刻的黄冠印章,金书的秘殿名称。
珍贵的经典藏于洞观,真经佩戴显示威严与盟约。
仙泉花间静谧,琼枝超凡脱俗。
开始祭祀承受天帝恩赐,顺应民意宽恕罪过。
天的恩惠无需回报,仁风推行不计其数。
近来常闻钟磬管乐,有时可见旗帜飘扬。
海岳朝拜双阙,星辰聚集在宫殿屋檐。
礼仪尊崇太一神,但行事方式不同于文成帝。
大祭圆丘以示敬意,长日迎接太阳的回归。
侍臣前来祭告,皇家仪仗准备出行。
祭祀之事通达天地元气,高真之德体现孝诚。
庆祝活动增加黄帝族裔的荣耀,延续太阴女神的生机。
西北边疆险峻,东南道路倾斜。
云雾在博山炉上缭绕,风吹过步虚声。
符瑞期待回应,杰出人物汇聚而来。
人们歌唱法治,象征天下太平。

注释

朝阳:早晨的太阳。
祠宫:神祠。
邃清:深远而清静。
玉女:仙女。
巨闑:大门。
昌明:光明昌盛。
秦诸畤:秦国的祭祀场所。
御帑:皇家库藏。
慈闱:皇太后居所。
宸翰:皇帝的笔迹。
鸿生:大才子。
圆丘:祭祀天地的圆形高地。
至日:冬至或夏至。
法驾:皇家仪仗队。
元气:宇宙的原始生命力。
博山气:香气缭绕。
英髦:杰出人才。
讴歌:歌唱。
泰阶平: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上清储祥宫的盛况,展现了对道教神仙信仰的敬仰以及对皇室盛典的赞美。诗中通过“朝阳”、“邃清”、“玉女”、“高窗”等意象,营造出神圣而清幽的氛围,反映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

“黄帝初龙跃,中原罢虎争”暗寓着和平与繁荣,表达了对盛世的期盼。“柏梁灾未几,陈宝诏重营”则记述了修复宫观的举措,显示出朝廷对道教活动的重视。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宏大,如“海岳朝双阙,星辰集上楹”,象征着天地神灵的降临和人间秩序的和谐。

“礼如尊太一,事异宠文成”表明祭祀的对象和方式独特,既有对太一神的崇敬,又有对道教人物文成子的尊崇。最后,“泰阶平”寓意天下太平,表达了对国家福祉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体现了秦观在词作中融入儒家伦理和道教思想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皇家祭祀活动的盛况。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徐仲车见寄

渭清非胜泾,兰芳本无慕。

我生季叶中,乃与古人遇。

职当供洒扫,匏系愧迟暮。

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江月楼(其一)

仙翁看月三百秋,江波日去月不流。

肯因炎尘暝空阔,直与江月同清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自作挽词

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

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

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

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

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

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

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

脩途缭山海,岂免从阇维。

荼毒复荼毒,彼苍那得知。

岁晚瘴江急,鸟兽鸣声悲。

空濛寒雨零,惨淡阴风吹。

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

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

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形式: 古风

自警

古人去后音容寂,何处茫茫寻旧迹。

君看草遍北邙山,骼骴犹来丘垄积。

那堪此地日黄昏,长途万里伤行客。

只知恩爱动伤情,岂悟区区头已白。

莫嫌天地少含弘,自是人心多褊窄。

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贪声恋色镇如痴,终被声色迷阡陌。

休言七十古稀有,最苦如今难半百。

闻道蓬宫仙子闲,红尘不染无瑕谪。

日月迟迟异短明,三峰秀丽皆仙格。

女萝覆石蔓黄花,芝草琅玕知几尺。

桃源长占四时春,漾漾华池真水碧。

乘槎拟欲扣金扃,巨浪红波依旧隔。

归来芳舍与谁俦,老鹤松间三四只。

唳天声动彩云飞,对我时时振长翮。

骖鸾未遇且悠悠,尽日琴书还有适。

纷华任使投吾前,争奈此心终匪石。

拜命怀金谁谓荣,低头未免拾言责。

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

同人有志觅长生,运气休粮徒有益。

须知下手向无为,莫学迷徒赖针炙。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