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杨以义侍御奉诏巡视甘肃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考。首句“凤毛矫矫集乌台”,以凤喻杨侍御,形象地展现了其才华出众,犹如凤凰般卓尔不群。接着,“万里筹边简异才”则点明了杨侍御此行的重要使命——在辽阔的边疆筹划军事,选拔杰出人才。
“绣斧遥临西极动,长缨看系左贤回”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绣斧象征着杨侍御的权威与智慧,他远赴边疆,如同绣斧之光临,激励人心。长缨代表约束力,预示着杨侍御将带领左贤(边疆部落)回归正轨,实现和平与秩序。
“严城月静千家柝,绝幕风清五郡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肃穆的画面,月光下的边城寂静无声,只有更夫的梆声回荡,远处的风清气朗,仿佛能洗净五郡的尘埃,寓意着杨侍御的到来为边疆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净化。
最后,“从古外宁多内虑,明庭应有谏书来”表达了对国家内外局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杨侍御此行的期待与信任,认为在处理外事的同时,内部的治理同样重要,朝廷应当有所作为,以应对可能的内忧外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杨以义侍御的非凡才能与高尚品德,以及他对国家边疆安全与内部稳定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