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行役浙中留别孙俟居寅长时孙方以谏储奉严谴待命穷边未下

孤愤堪回少海春,明廷争诵谏书新。

边城何处宜迁客,国史于今有世臣。

雄剑气冯南斗上,离心愁向越江滨。

尺书此去应稀少,日数遥天雁几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将行役浙中留别孙俟居寅长时孙方以谏储奉严谴待命穷边未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俟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

首联“孤愤堪回少海春,明廷争诵谏书新”描绘了孙俟居因谏言而遭受贬谪的境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于谏言的重视与争论。诗人以“孤愤”形容孙俟居的内心痛苦,同时暗示其谏言虽遭贬斥,却在朝野间引起了广泛讨论,体现了谏言的价值和影响力。

颔联“边城何处宜迁客,国史于今有世臣”进一步阐述了孙俟居被贬至边疆的现实,同时也赞扬了他作为“世臣”的忠诚与担当。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孙俟居被贬边疆这一命运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对其坚守国家利益的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颈联“雄剑气冯南斗上,离心愁向越江滨”运用象征手法,以“雄剑气”比喻孙俟居的正直品格和坚定意志,即使身处边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气节。同时,“离心愁向越江滨”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忧虑。

尾联“尺书此去应稀少,日数遥天雁几巡”以“尺书”象征友人间的通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后通信机会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通过“日数遥天雁几巡”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行程遥远的感慨,也寓意着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情操。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设问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王幼文年兄出守德安

朱轓初驾郁崔嵬,万里雄飞亦快哉。

金马乍惊词客去,筱骖争迟使君来。

风恬梦泽龙蛇扰,春入沅江兰杜开。

越矫独怜行役早,征鸿何日系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杨村舟中闻孙俟居改谪潮阳

君王何意念迁臣,塞北移恩岭海滨。

咫尺威颜依阙恋,八迁遥路倦游身。

瘴江重见驯蛟鳄,厘室终应问鬼神。

越客乍闻偏自喜,西湖还有并舟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杨村闻兄潮阳之命别去赋此送之

与君相见即相欢,元季于今复二难。

去国暂怜鸿影散,冲星时怪鸊膏寒。

潮阳远道春谁伴,别墅离尊日未阑。

后夜荆花还共笑,孤舟回首独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月晦日舟阻靳家浅不行时同部三十余舟

河上愁心对夕晖,帝乡回首日依依。

流莺已逐残春去,彩鹢谁当破浪飞。

白昼几回消旅梦,黄埃千里入人衣。

家中早计征程久,应怪天涯客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