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

老夫樯竿插苍石,水落岸沙痕数尺。

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

楚人自古多悲伤,道傍行歌犹感激。

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

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

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

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

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年迈的老翁倚着船桨站在青石上,水面下降露出岸边几尺的沙滩痕迹。
江南的秋天已近尾声,但树叶还未凋零,槲叶稀疏枫叶转红。
楚地的人自古以来多有哀愁,路边行人的歌声仍充满激昂情绪。
野外的紫色野花也满满握在手中,山涧的青色和红色果实正适宜采摘。
即使旅途中得到的酒淡薄,也能感到满足,江边沉醉也不觉得可惜。
千年的兴衰变迁就在眼前,苍茫的河流带着傍晚的昏暗色彩。
饥饿的大雁低飞翅膀几乎触及船只,这情景让我心生悲凉。
我在栏杆前反复抚摸,心中的遗憾仍未平息,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破旧的头巾上。

注释

樯竿:船上的长竿,用来撑船或挂帆。
苍石:青灰色的石头。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
枫叶:枫树的叶子,秋季变为红色。
楚人:古代泛指长江中游一带的人。
行歌:边走边唱。
阑干:栏杆,这里指船舷或窗边的扶手。
颓乌帻:形容破旧的黑色头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醉歌》,通过描绘老夫独酌江边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首句“老夫樯竿插苍石”描绘了主人公孤独的形象,倚着船竿站在岩石上,显示出他的坚韧与沧桑。接下来的两句“水落岸沙痕数尺,江南秋尽未摇落”,写出了秋季江边的萧瑟景象,落叶虽未尽,却已显出秋意。

“槲叶离离枫叶赤”进一步渲染了秋色,槲叶稀疏,枫叶转红,寓示时光流转和岁月无情。诗人感慨“楚人自古多悲伤”,流露出对历史和人生的哀愁,同时“道傍行歌犹感激”又展现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故土的深情。

“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描绘了自然之美,诗人借景抒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乐趣。然而,“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放纵。

最后两句“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直抒胸臆,感叹历史的兴衰变迁就在眼前,而“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则以雁影自比,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哀伤。全诗以“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收束,诗人倚栏远眺,月光洒在破旧的头巾上,那份无法平息的愁绪和对未来的忧虑,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醉歌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

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

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

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

于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

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

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

如今老且病,鬓秃牙齿落。

仰天少吐气,饿死实差乐。

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

形式: 古风

醉歌二首(其一)

草书大叫写成图,博簺随声喝作卢。

何似即今云海上,千钧强弩射天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醉歌

三十六策醉特奇,竹林诸公端可师。

秋风萧萧吹鬓丝,蟹螯正可左手持。

醉倒村路儿扶归,瞠目不识问是谁。

浩歌起舞夜何其,北斗磊落明河移。

贵人惜醉渠自痴,黄金络马誇市儿。

一朝祸来莫支持,新州如山不可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醉歌

佛如优昙时一出,老姥何为憎见佛。

山从古在天地间,愚公可笑欲移山。

火其书,庐其居,佛亦何曾可扫除。

子有孙,孙有子,山竟嵯峨汝何喜。

床头有酒敌霜风,诗成老气尚如虹。

八万四千颠倒想,与君同付醉眠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