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到难

到乎难哉,碧落之洞天。

上有岚壁之瑶局,下有澄溪之碧澜。

碧澜之下,寸寸秋色。

目窥之而可量,手搴之而莫得。

窦容光而练飞,岩渍阴而乳滴。

如长人,如巨蛇,如翔龙,如镆铘,如倒植之莲,如已剖之瓜,如触邪之獬豸,如蚀月之虾蟆。

或断而卧,或起而立,或欲斗而抟,或惊顾而呀。

若斯石也,吁可怪耶。

何诡绝之异观,尝置之于幽遐。

到乎难哉,长萝美秀,瘦木竦直。

香撄寒而自媚,名概询而鲜识。

烟霏霏而引素,云悠悠而奋翼。

亟模似其变态,已灭然而无迹。

崩澌远响,罄落瑟续。聆之愈深,咏之不足。

欲幽栖而忘返,尚徘徊而眷禄。

彼宁待乎世人,盖有要于仙躅。

到乎难哉,信夫到之难也。

匪到之难,知乐此以为难。

知乐此矣,能久处之又为难。

余故补到难以题篇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名为《补到难》。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探索自然奇观的艰难与执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诗开篇即以“到乎难哉”点出主题,随后展开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碧落之洞天,上接岚壁之瑶局,下临澄溪之碧澜,展现出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自然画卷。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长人”、“巨蛇”、“翔龙”等,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形态各异,既有静态之美,也有动态之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进一步,诗中描述了碧落洞天的幽静与神秘,如“窦容光而练飞,岩渍阴而乳滴”,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也暗示了其中蕴含的奥秘与玄机。随后,诗人转向对植物的描写,“长萝美秀,瘦木竦直”,以“香撄寒而自媚,名概询而鲜识”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在描绘完自然景观后,诗中转而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彼宁待乎世人,盖有要于仙躅”的观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到乎难哉,信夫到之难也。匪到之难,知乐此以为难。知乐此矣,能久处之又为难”总结全文,强调了探索自然的艰难过程,以及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持久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巫山送吴延之出宰巫山

送子之邑兮,山之峨峨。繄物之可赋兮,曰如之何。

虚徐恍耀兮,匪车匪马。匪足匪翼兮,奋于岩阿。

薄万象兮周四海,烂五采兮扬天波。

倏然悄然以自敛,妥轻素兮萦翠螺。

容与兮窈窕,行止兮委蛇。吐兮若英,攒兮若葩。

聚若白蚁,散若杨花。爰有灵依兮,遂异于他。

对之自然,又不可求。逐之无迹,怆我离忧。

上下无穷,变化周流。

乱曰:绵延夭矫兮竟何补,赞天工兮濡厚土。

舒则有时兮卷则有所,不为神女兮而为君子。

形式: 古风

山中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形式: 古风

招遁

遁兮乐欤,吾能为子言之。

山高水长兮,遁岁月而忘归。

朝采木兮遁而食,暮葺蓑兮遁而衣。

云徜徉兮出岫,奋吾心兮与期。

日躅躅兮行天,吊吾影兮沉西。

委吾形兮自信,岂涂险之诘曲兮能屈伸而骛驰。

遁其乐兮,吾能为子重言之。

林之深则鸟兽遁而乐,水之深则鱼龙遁而乐,帝者之道备则生民遁而乐。

遁将独乐乎哉,吾弗与也。

于是作招遁之辞,辞曰:来。

马肥驭良兮迟子以归,虎豹齧人兮胡独为宜。

朝有好爵兮廪有好禄,遁勿遁兮于斯之时。

形式: 古风

言归

休欤归乎,何为而言哉。

予七龄而孤兮,托慈育以苟生。

捉手以笔兮,口授以经。

绪先子之素训兮,夜未央而丁宁。

既束发以就学兮,入必问其与游。

闻道之进兮,曰使我以忘忧。

课蚕而织兮,纫衣以先汝。

使弗坠业兮,我劳而汝处。

慨薄德之眇末兮,今愈壮而不扬。

吾母耄兮,恋故乡。虽得邑而禄兮,曾寤寐之弗遑。

与音问之吉兮,孰若朝夕而在傍。

谁絷予足兮,眷白云之徜徉。

还印绶于有司兮,贤守足以往诉。

将俟代而返兮,念岁月之云暮。

休欤归乎,春山崺崺,春水瀰瀰,春蒲濯濯,春鱼尾尾。

吾亲在前,吾子在后,饮甘涤洁,以介眉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