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盘山古刹

翠微幽远处,樵径接云门。

涧草自霜色,崖花余雪痕。

山空人语寂,树密鸟声繁。

欲访峨嵋老,无由倩野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福存的《过盘山古刹》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景象。首句“翠微幽远处”展现了山色的青翠与深远,给人以宁静之感。"樵径接云门"则点出一条蜿蜒小路通往云雾缭绕的山门,暗示了寺庙的隐秘位置。

接下来的两句“涧草自霜色,崖花余雪痕”,通过涧边草丛的霜白和崖上残留的雪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冬季的气息。"山空人语寂"写出了山中寂静,只有人的低语声才会打破这份静谧,显示出古刹的僻静与禅意。

最后两句“树密鸟声繁,欲访峨嵋老,无由倩野猿”,通过密集的树林和鸟儿的鸣叫声,反衬出人迹罕至的环境。诗人表达了想要拜访山中的高僧,却只能借助野猿作为媒介的愿望,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盘山古刹的自然风光和禅意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收录诗词(2)

福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过石景山

孤峰高插碧云天,涧水无声入小川。

两岸芦花摇白雪,满溪松子落寒烟。

哀猿何事临风急,老衲无心倚石眠。

嗟我尘缘犹未了,马蹄閒踏自年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忠祠

萋萋河畔草,黯黯城头日。

居民莽牢落,荒祠迥独出。

螵蛸罥户青,赑屃绣苔碧。

往尝读遗传,三公事如一。

茅庐三顾恩,鞠躬许汉室。

凛凛《出师表》,经纶邈无匹。

西风五丈原,呕血千秋泣。

何知广汉儿,曲笔肆评骘。

宋赵当南迁,国势已潜坼。

志在抵黄龙,痛为奸桧抑。

金牌销壮心,功成旋复失。

吁嗟文文山,艰危存社稷。

一蹶兴国军,再踬五坡役。

被执抗不回,从容成大节。

砥柱障狂澜,汗青耿赫奕。

正气天壤间,三峰高崒嵂。

我来瞻庙貌,慷慨仰前哲。

河水流汤汤,秋风鸣瑟瑟。

鄙彼二心臣,经过应战栗。

形式: 古风

集海棠院送梅耦长南归分得春字

古寺白日丽,东风吹蹄轮。

川红澹颜色,落砌痕犹新。

群贤会高座,送客兼送春。

春既不我留,客复追红尘。

梅君都官裔,卓落洵绝伦。

诗得敬亭秀,心焉愿卜邻。

今日离歌发,三叠为伤神。

莺啼绿杨枝,蝶恋芳草茵。

长途远千里,橐囊仍羞贫。

停鞭斜阳里,觅句应怀人。

归及宛溪绿,好寄双文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登澄海楼次韵

凭栏一望天连海,海风来自扶桑外。

长波万顷荡琉璃,鳌断山摧动澎湃。

危楼足下生动摇,目眩倏忽飞洪涛。

云谲波诡浩无际,岑㠂点缀如秋毫。

斗然烟霭众峰失,淼瀰一气晴光溢。

东流直下析木津,南注还归沃焦窟。

絪缊造物初,此源无时无。

始信齐州烟九点,蒙茏八柱青天扶。

浤浤汩汩朝还暮,沧海桑田知几度。

而今试问采珠人,此中果否鲛人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