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雨肃然止,族云避孤月。
月锋布威严,万翳落如劂。
屏息承静清,恭默思超越。
叩帝更无阍,乘空亦有筏。
澄汰千载尘,浣涤山川骨。
爽然游泰初,人天不容发。
这首清代诗人李世熊的《雨后月出洁逾晴昼竦然作此》描绘了雨后月出时的景象,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寒雨肃然止,族云避孤月",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雨后的清新与月光的明亮,仿佛连乌云也为月色让路。"月锋布威严,万翳落如劂",运用比喻,形容月光如刀锋般锐利,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屏息承静清,恭默思超越",在这样的宁静中,他屏住呼吸,沉浸在清寂之中,思考着超越世俗的境界。"叩帝更无阍,乘空亦有筏",他仿佛在向天地叩问,寻求精神上的出路,暗示着超越现实的追求。
"澄汰千载尘,浣涤山川骨",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洗涤的愿望,希望借此清除内心的尘埃,洗涤自然万物的本真。最后两句"爽然游泰初,人天不容发",诗人以泰初(宇宙初始)为喻,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天地同在的旷达心境,显示出诗人高尚的精神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
不详
坐卧斗室中,书卷奏新效。
神来勿骤往,斟酌使克到。
焚香取烟初,赏茗在味少。
洁此径寸怀,遂与秋照耀。
月以霜尊严,云得天高妙。
良友虽各方,是中可谈笑。
出处沧桑外,呼天虎豹高。
少年惭贾策,旷志及原骚。
笔冢难酬脯,车驺每对醪。
晴阴还造物,攘攘尔何劳。
愚公智叟总灰尘,岂有虚名染汗青。
供鹤朝添瓶瓮米,相牛夜理角毛经。
墨庄有兴时分竹,酒国无朋号独醒。
叠二错三教孺子,笑人杜撰少微星。
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
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
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
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
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
相逢共谈笑,乃在义农前。
试语宠辱事,寒灰久无烟。
紫芝出涧底,元木生岩巅。
心随麋鹿远,迹与鸥鸟闲。
我愿从之游,朝夕同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