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君诗(其三)昭烈

卓矣刘豫州,雄姿类高帝。

一身寄曹孙,未得飞腾势。

立志感神人,风云应时至。

翻然遂翱翔,二豪安得制。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汉三君诗(其三)昭烈”为题,出自清代学者顾炎武之手。诗中以“卓矣刘豫州”开篇,赞颂了刘备的非凡气度与英雄气概,将其比作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刘邦与曹操。接着,诗人描绘了刘备在曹魏政权下的处境,虽身陷困境,却并未失去志向与希望。

“立志感神人,风云应时至。”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刘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相信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正如风云汇聚一般,时机成熟之时,必将有所作为。

最后,“翻然遂翱翔,二豪安得制。”诗人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刘备最终摆脱束缚,展翅高飞,不再受制于人的情景。这里的“二豪”可能暗指曹操与孙权,暗示刘备最终摆脱了他们的制约,实现了自己的宏图大业。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不仅赞扬了刘备的个人魅力与历史地位,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与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顾炎武以诗言志,借古喻今,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到的历史见解。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一)

共对禅灯说楚辞,国殇山鬼不胜悲。

心伤衡岳祠前道,如见唐臣望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二)

孤坟一径楚山尖,铁石心肝老孝廉。

流落他方馀惠远,抚琴无语忆陶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三)

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荣浩气多。

两世心情知不遂,待谁更奋鲁阳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四)

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

不知今日沧浪叟,鼓枻江潭何处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