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歌

鄱阳湖边停短桡,登山山石森岧峣。

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画难为描。

饥鹰侧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窥云坳。

立者如鹤伏者猱,涧边卧者如潜蛟。

忽如达摩航海涛,忽如老父谷城遭。

手擎一卷疑兵韬,又似钟馗披锦袍,奇丑不畏旁观嘲。

就中独具天仙标,翩然鬟髻谁刻雕。

得无思妇魂未销,望夫伫立丰姿娇。

我闻古人联石交,皱瘦漏秀声价高。

似此怪状罗烟霄,古人相石徒皮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鄱阳湖畔的一组奇特石头,诗人陆初望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它们的形状各异和生动形象。他运用比喻,将石头比作饥饿的老鹰展翅、怒猊扑抓、鹤立猿伏、蛟龙潜藏,以及达摩渡海和老翁遇险的场景,展现出石头的动态与神秘感。诗人还联想到古代文人对奇石的赞赏,认为这些怪石犹如天仙下凡,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艺术价值,尽管形态丑陋,却不惧旁人的嘲笑。诗人感叹,古人对石头的欣赏仅停留在表面,而这些石头蕴含的丰富意象和情感深度远超寻常。整首诗富有想象力,对石头的描绘细致入微,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

陆初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过滕王阁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

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

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

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示袁生上池三十二韵

君相重调燮,圣贤广施济。

以此免天札,斯道岂不贵。

卮言叹日出,至理久蒙昧。

灵素非异书,谈者乃深怪。

六经分南阳,首重在营卫。

苟先伤寒明,杂病自能治。

河间论温热,仍不外斯义。

子和示三法,不过充其既。

降而及李朱,非各自为例。

升阳与滋阴,兼此义乃备。

惟其不贯通,乃若有轩轾。

谓非南阳知,毋乃非正议。

胡为今之人,一一昧所自。

或作蚕丛观,或等瓦缶弃。

数味合一方,数方合一剂。

所据但病名,视竟同儿戏。

我岂敢异人,人自与我异。

奈何一稽古,讥评辄侪辈。

尊公独虚衷,于我有同嗜。

命汝弃俗学,执经愿请诲。

假馆汾湖滨,一室喜相对。

奔走慨频年,丹铫愧久废。

何敢妄相师,相长亦交赖。

为检肘后方,共泄枕中秘。

不惮理窟搜,豁然冀朝晦。

庶几轩岐堂,窥寻得径隧。

圣道若康庄,驰驱本无碍。

法守在吾徒,诣力愿无懈。

果有益于时,亦为盛德事。

自待苟不卑,焉肯薄方技。

疮痏赖以平,所关岂云细。

一子令知医,吾识尊公意。

形式: 古风

丁卯初夏薄游梨里南去二里许日鸭阑泾东西两小村有天随桥架其上即鲁望斗鸭阑也感而有作

汾湖水接禊湖滨,复此烟波作隐沦。

席帽仍为孤往客,莺花莫笑不归人。

管宁久坐常穿榻,郭泰微行自垫巾。

便拟天随桥畔住,药阑长傍鸭阑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田宝应县舟行夜抵淮安

午发白田浦,夜抵淮阴城。

川途广且修,榜人锐兼程。

前以百丈牵,上有孤帆横。

不识所经路,惟闻风水声。

黯黯残月白,淰淰寒云生。

人语出烟樾,篝火深丛明。

紞如戍楼鼓,壮哉湖防兵。

宇内正多事,此地能宵行。

疮痍会扫荡,四海期升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