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初夏薄游梨里南去二里许日鸭阑泾东西两小村有天随桥架其上即鲁望斗鸭阑也感而有作

汾湖水接禊湖滨,复此烟波作隐沦。

席帽仍为孤往客,莺花莫笑不归人。

管宁久坐常穿榻,郭泰微行自垫巾。

便拟天随桥畔住,药阑长傍鸭阑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懋修的《丁卯初夏薄游梨里南去二里许日鸭阑泾东西两小村有天随桥架其上即鲁望斗鸭阑也感而有作》描绘了诗人漫步汾湖与禊湖之间的场景,感受到烟波浩渺的隐逸氛围。他独自一人,带着席帽,仿佛古代的孤往之客,面对莺花盛开也不觉落寞,因为心中有归宿的向往。

诗人借管宁和郭泰的典故,表达自己静心学习和朴素生活的态度,即使如他们那样微行简朴,也能自得其乐。他想象自己将住在天随桥畔,那里的药阑(可能指种植草药的栏杆)与鸭阑(鸭子活动的地方)相邻,生活宁静而富有自然情趣。

整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

陆懋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宝应县舟行夜抵淮安

午发白田浦,夜抵淮阴城。

川途广且修,榜人锐兼程。

前以百丈牵,上有孤帆横。

不识所经路,惟闻风水声。

黯黯残月白,淰淰寒云生。

人语出烟樾,篝火深丛明。

紞如戍楼鼓,壮哉湖防兵。

宇内正多事,此地能宵行。

疮痍会扫荡,四海期升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万安亭晚眺

暧暧夕阴起,漠漠秋烟霏。

北风卷地来,落叶皆倒飞。

鸡犬识其主,一一还柴扉。

水底多绿苔,下有寒鱼依。

林鸟倦知返,高树巢斜晖。

万族欣有托,予独无家归。

眷言顾城郭,涕下沾裳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茅屋

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

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

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

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得华甥书

蓬门无事懒巾车,日日清斋足野蔬。

傲俗已甘牛侩饮,开缄忽见豹奴书。

云低淮甸山如墨,春入燕台雪满渠。

为问骑驴京国客,赏奇东观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