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沈梅溪

未游通德里,曾识谢家儿。

乡邑推先辈,山林养令姿。

梅花记开落,江水阅兴衰。

耆旧凋零尽,西风老泪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未曾游历过通德里,却认识了谢家子弟。
他在家乡被尊为前辈,隐居山林培养高尚情操。
梅花见证了他花开花落的岁月,江水记录了他人生的兴盛与衰败。
昔日的长者都已离去,西风中我只能垂下老泪。

注释

通德里: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谢家儿:指姓谢的人。
先辈:在乡里的前辈人物。
令姿:美好的品格或风度。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江水:比喻时间流逝。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凋零:凋谢、减少。
西风:秋风,常引申为衰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友人沈梅溪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沈梅溪的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赏。首句“未游通德里,曾识谢家儿”暗示了沈梅溪可能出身名门,且两人虽未共游通德之地,但早有交情。接着,“乡邑推先辈,山林养令姿”赞扬了沈梅溪在乡里的威望和他在山林中保持的高雅品格。

“梅花记开落,江水阅兴衰”以自然景象寓言沈梅溪的一生,梅花的盛开与凋零象征他的生活起伏,江水见证了他人生的兴盛与衰败。最后两句“耆旧凋零尽,西风老泪垂”,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哀思,感叹岁月无情,老友凋零,自己也在西风中垂垂老矣,不禁涕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沈梅溪生平的回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挽邱景游二首(其二)

游公门下久,公亦眷吾深。

疾病烦忧卜,诗词辱赏音。

衰年空滴泪,旧事独伤心。

秉笔书潜德,空疏力不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邱景游二首(其一)

粹德如金玉,乡人称善人。

百年荫乔木,五子拱灵椿。

桂管经行路,蒲龛宴坐身。

今归兜率去,吊客谩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陈葵心

遗才今已老,生计晚方宜。

卧病经旬月,孤坟寄一隅。

逢原惟有女,伯道竟无儿。

执绋嗟何及,哀词与泪俱。

形式: 五言律诗

挽邓友梅

箫鼓何阗阗,西风吊客船。

主人辞华屋,輤车落荒阡。

芙蓉一片石,千古怀人贤。

唤醒梅花魂,荐之秋菊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