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四首(其二)

上月芝兰径,中岩紫翠房。

金壶新练乳,玉釜始煎香。

六局黄公术,三门赤帝方。

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缑氏还程促,瀛洲会日长。

谁知北岩下,延首咏霓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上个月走过长满芝兰的小路,来到半山腰紫色翠绿的岩壁旁。
金壶中盛着新鲜的乳液,玉石锅开始煎煮芬芳的香料。
研究六局的黄公道术,探索三门的赤帝秘方。
试着像神仙一样吹沙成鸟,移动石头变成羊。
缑氏山的归程匆匆,期待在瀛洲的日子长久。
谁知道在这北岩之下,有人伸头吟咏霓裳羽衣曲呢?

注释

上月:指过去的某个月份。
芝兰径:长满芝草和兰花的小路,象征清雅之地。
中岩:山的中部岩石。
紫翠房:形容山岩色彩斑斓,如紫色和翠绿色。
金壶:古代道教仪式中用的金色容器。
练乳:提炼出的液体,可能指道教中的丹药。
玉釜:玉石制成的锅,用于炼丹或煮香。
始煎香:开始煎煮香料。
六局黄公术:黄公,传说中的道士,六局可能指他的六个修炼法术。
三门赤帝方:赤帝,五帝之一,赤色代表火,可能指修炼的秘方或法术。
吹沙聊作鸟:借用神仙故事,意指尝试施展神通。
动石试为羊:同样借用神仙故事,表示尝试变化的法术。
缑氏:缑氏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还程促:返回的行程匆忙。
瀛洲:古代神话中的东海仙岛。
会日长:相聚的日子漫长。
北岩:诗中提到的山的北侧。
延首:伸长脖子。
霓裳:指古代的舞曲名,这里可能代指仙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象的诗,描绘了诗人在月下漫步,经由芝兰遍布的小径,来到岩石间紫翠色的居所。金壶中新鲜的乳液和玉釜初次煎熬出的香气,使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诗中的“六局黄公术”、“三门赤帝方”暗示了古人对仙道修炼的追求,而“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与之合一的愿望。

后半首提到“缑氏还程促,瀛洲会日长”,可能是指仙人们在特定的时刻聚会,这种描述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神秘色彩。而最后两句“谁知北岩下,延首咏霓裳”则表达了诗人对那隐蔽而不为人知的仙境的向往之情,以及他在那里吟咏长发的仙衣(霓裳)的景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道家思想和对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游仙四首(其三)

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

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

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昆。

逆愁归旧里,萧条访子孙。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游仙四首(其四)

真经知那是,仙骨定何为。

许迈心长切,嵇康命似奇。

桑疏金阙迥,苔重石梁危。

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

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为向天仙道,栖遑君讵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策杖寻隐士

策杖寻隐士,行行路渐赊。

石梁横涧断,土室映山斜。

孝然纵有舍,威辇遂无家。

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

新垂滋水钓,旧结茂陵罝。

岁岁长如此,方知轻世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山中叙志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

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

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

张奉娉贤妻,老莱籍嘉偶。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