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丛台览古》。诗中描绘了主父当年雄心勃勃,窥视秦国,最终却在晚年犹豫不决,导致内乱,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决策失误的感慨。
首句“主父当年志颇雄”,开篇即点出主父(赵武灵王)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他意图图谋秦国,展现了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野心。
次句“觇秦胡服入关中”,进一步描述了主父试图通过学习秦国的胡服文化,以改革赵国军民服饰,增强军队战斗力,从而实现对秦国的征服计划。
然而,后两句“老来慝爱心犹豫,祸起萧墙恨莫穷”则揭示了主父晚年的复杂心态和决策失误。随着年事渐高,他的内心开始犹豫不决,这种内心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赵国内部的混乱,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而这些悲剧的根源,正是他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晚年的心力交瘁之间的冲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传达了对权力、决策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思考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