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参寥见寄

黄楼南畔马台东,云月娟娟正点空。

欲共幽人洗笔砚,要传流水入丝桐。

且随侍者寻西谷,莫学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生活态度。

"黄楼南畔马台东,云月娟娟正点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黄楼之下,马台旁,是一个可以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地方。云月交辉,恰似时间在此刻凝固。

"欲共幽人洗笔砚," 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朋友一同沉浸于书卷和艺术的愿望,洗净笔砚,是对心灵清洁和艺术追求的一种象征。

"要传流水入丝桐。" 此句通过水流入琴中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鸣,也映射了诗人内心对于音乐和文学创作的向往。

"且随侍者寻西谷,莫学山僧老祝融。" 这两句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议,劝诫不要像那些长期闭门沉思的山中僧侣一样,而是要与世间保持一种随和自然的联系。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邀友游玩的轻松语气,诗人希望朋友能够一同前往西湖,用简单的食物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创作的理念,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简约生活和高洁品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辗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台头寺送宋希元

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种松得徕字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

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

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

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

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

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

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

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

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

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岁材。

茯苓无消息,双鬓日夜摧。

古今一俯仰,作诗寄馀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

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

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

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

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