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俭风流相,岐公博赡资。
敷文成国典,亮采作官师。
剑佩空黄閤,音容想赤墀。
元臣葬礼盛,箫吹朔风悲。
这首诗是宋代范祖禹为王岐公所写的挽词第三首,表达了对王俭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赞美,以及对其在国家典籍编纂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的认可。"敷文成国典"一句,称赞王岐公的文字才华对国家法规典章的编撰起到了关键作用。"亮采作官师"则肯定了他在官员教育上的影响力,如同明灯照耀。
诗中提到的"剑佩空黄閤",可能暗指王岐公曾担任过高级官职,但如今人已逝,只有他的器物仍留在官署之中,显得空寂。"音容想赤墀"表达了对王岐公音容笑貌的怀念,仿佛还能在朝廷中看到他。最后两句"元臣葬礼盛,箫吹朔风悲"描绘了王岐公葬礼的盛大场面,以及送行者在寒风中吹箫表达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通过对王岐公生前功绩和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不详
乘云仙驭远,出震帝图新。
百辟瞻元宰,繁机仗老臣。
中天扶日月,拱极失星辰。
终始先朝遇,勤劳至没身。
景运光华际,洪钧十六年。
文明宪前古,礼乐被敷天。
有美经邦业,无成载物权。
君臣时契会,俯仰逐流川。
井络西南奥,今无处士星。
天真养恬漠,世累绝尘冥。
松菊陶公径,诗书孔氏庭。
传家清训在,潜德继先铭。
自昔龙门峻,叨蒙国士知。
紬书陪太史,问学仰宗师。
一纪依林壑,千秋隔履綦。
馀生愧簪绂,无路送灵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