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晓钟

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

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

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

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寺庙中的宁静与庄严氛围。首联“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以“玉宇”形容寺庙的高洁与神圣,百尺阴则暗示了清晨的凉爽与朦胧,晓钟的余音悠长,仿佛在黎明前的寂静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进一步展开画面,晨钟声与远处的犬吠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春云洞喻指山间的云雾缭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而“咒钵龙蟠夜月林”则通过咒钵的旋转和龙的盘踞,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寺庙的神秘与庄重,月光下的树林更加显得静谧深邃。

颈联“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将视线从山间转向城市,城柝(古代城门关闭时发出的敲击声)与花雨(比喻春雨如花瓣般轻柔落下)形成对比,展现了城市与寺庙的不同景象,但都蕴含着宁静与和谐。书声与贝提(佛教乐器)的沉吟,则体现了知识与信仰的传承,即使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尾联“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将思绪拉回历史,提及万寿庆典的盛况,以及如今只剩下树木的茂盛作为见证。这一转折不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依然如故,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寺庙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宗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与传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3)

彭赓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银瓶飞瀑

山峰突郁势嵯峨,秀拥屏围碧色多。

海国烟霞笼宝树,一天星斗灿云阿。

悬岩影泻千寻佩,曲涧声腾万顷波。

道是玉龙飞不去,翻疑织女浣天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季夏同庾筠倩姚讱庵泛舟南宗庵访昙大师刘羽士振枰试茗纵谈玄理归次逢禅上人以荔枝驰回饷客和讱庵作

舟横水曲绿层层,接叶低阴借未能。

肉蒜鸡鱼留佛性,欢呼调笑印迦陵。

推蓬破浪何妨道,把酒看山不二僧。

解道飞菱期翠水,无如锱锡后和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北山

北山高处采青霞,烟影林光葺作家。

懒读不栽书带草,独眠犹爱合欢花。

霜浇古石多无发,云挂危松喜有丫。

畏俗由来如畏病,莫教尘迹破庭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饥啄红香细,闲翻碧影斜。

衣分公子艳,名傍美人佳。

绮语能欺燕,春心独占花。

倩君传丽句,啼入绿窗纱。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