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北山高处采青霞,烟影林光葺作家。

懒读不栽书带草,独眠犹爱合欢花。

霜浇古石多无发,云挂危松喜有丫。

畏俗由来如畏病,莫教尘迹破庭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北山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联“北山高处采青霞,烟影林光葺作家”,开篇即展现出隐士在北山高处采摘云雾之气的情景,烟影与林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是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接着,“葺作家”三字则透露出隐士在山中建造居所,精心布置生活的细节,展现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融入。

颔联“懒读不栽书带草,独眠犹爱合欢花”,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懒读”表明对世俗知识的淡然,更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不栽书带草”可能暗喻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滋养。而“独眠犹爱合欢花”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快乐。

颈联“霜浇古石多无发,云挂危松喜有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顽强。霜冻中的古石似乎失去了生机,但正是这种看似衰败的景象,反衬出生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云挂危松喜有丫”则以云与松的互动,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的旺盛。

尾联“畏俗由来如畏病,莫教尘迹破庭沙”,总结了隐士的生活哲学。他之所以远离尘世,是因为害怕世俗的束缚如同害怕疾病一般,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最后,“莫教尘迹破庭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希望避免人为的破坏,保持天地间的原始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57)

郭辅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饥啄红香细,闲翻碧影斜。

衣分公子艳,名傍美人佳。

绮语能欺燕,春心独占花。

倩君传丽句,啼入绿窗纱。

形式: 五言律诗

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

异国有巢终是客,故乡无主亦思归。

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

一自朱楼人薄倖,几回春梦断乌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舟

独向寒灯驻小舟,夕阳蝉响竞哀秋。

却怜月影因谁瘦,都觉山眉学我愁。

十载西风思雁信,半生羁路忆貂裘。

年来块垒浇难尽,更把螺觞酌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马嵬

渔阳鼙鼓忽三挝,宛转峨眉别翠华。

此日荔枝成恨果,当年芍药总愁花。

怨深生死心难隔,情至人天路不遐。

蜀道至今悲锦袜,谁怜战骨化猿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