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寞新阡草未长,一身千里路茫茫。
秋风解染愁人泪,枫叶能红菊亦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寞与远行的孤独情怀。开篇"寂寞新阡草未长,一身千里路茫茫",设置了一个萧索荒凉的场景,新阡之草尚未长成,而诗人自己则身处千里之遥的旅途中,路漫漫兮,不见其终。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和行走中的迷茫。
接着"秋风解染愁人泪,枫叶能红菊亦黄"一句,则更深了一层。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更是融入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使得愁绪如泪水一般涌现。而在自然界中,枫叶和菊花都以各自的姿色点缀着这寂静的秋天,枫叶红而菊黄,似乎是在提醒诗人,即使是如此萧瑟的季节,也有生命力顽强绽放的美丽。这里借景抒情,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哀愁与自然界中的生机活力之间的矛盾。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生命力与哀愁共存的复杂情感。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溪绕长山屋绕溪,隔林楼阁暮钟迟。
青灯一枕家山梦,镜里平明满面丝。
茶瓯放手送归客,屋上鸣禽犹唤人。
山僧别我月中去,不过虎溪君莫嗔。
努力避喧遭掣肘,强颜追好得嗔拳。
交情只有春风厚,千里随人不用钱。
薄宦驱人不亦劳,久纡章服碍爬搔。
何时归卧钟山石,荷插长随手种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