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其三)

茶瓯放手送归客,屋上鸣禽犹唤人。

山僧别我月中去,不过虎溪君莫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放下手中的茶杯,送别归客,屋檐上的鸟儿还在呼唤着人。
山中的僧人月光下与我告别,他不会越过虎溪,你不要怪罪。

注释

茶瓯:茶杯。
归客:归乡的客人。
屋上:屋顶上。
鸣禽:鸣叫的鸟儿。
山僧:山中的僧人。
月:月亮。
虎溪:虎溪,传说中禅宗祖师慧远和高僧庞统曾在此地相遇,后成为禅林圣地。
嗔:责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刻的宁静与淡然。开篇“茶瓯放手送归客”,设定了一个临别赠送的情景,茶瓯作为送行物品,表达了对出发者的关怀和惜别之情。

接下来的“屋上鸣禽犹唤人”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归客已去,屋顶上的鸟儿仿佛仍在呼唤,那种留恋不舍的情感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得到传达,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山僧别我月中去”一句则是对即将离别之人的描述。山僧象征着清高脱俗,他要在明月下离开,这不仅映射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不过虎溪君莫嗔”一句则是对朋友的劝慰和安抚。虎溪往往带有险峻之意,诗人在这里告诫归客即使路途艰难,也不必挂念或生气。这句话既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也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传递了一种淡定的情感和超脱的心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再用前韵(其三)

努力避喧遭掣肘,强颜追好得嗔拳。

交情只有春风厚,千里随人不用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再用前韵(其二)

薄宦驱人不亦劳,久纡章服碍爬搔。

何时归卧钟山石,荷插长随手种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再用前韵(其五)

逢逢伐鼓水边村,狼藉春盘祝社君。

但愿官曹皆鲁卓,不须南北稼如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再用前韵(其一)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

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