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杂诗平韵(其十八)》为题,出自清代诗人章甫之手。全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个人修养以及理想政治状态的深刻思考。
首联“谦卦由来吉六爻,认真捐益莫相淆”开篇即点明了谦逊与贡献的重要性,谦卦象征着谦虚与和谐,六爻皆吉,强调了在社会中应秉持谦逊的态度,积极贡献,避免混淆与误解。
颔联“当门不可无锄草,此径奚堪任塞茅”进一步阐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的重要性。锄草喻指去除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或个人内心的杂念,保持道路畅通无阻,象征着个人和社会都需要不断自我净化与进步。
颈联“狡兔纵营三窟穴,鹪鹩但守一枝巢”运用动物的习性作比,狡兔多窟象征着社会中可能存在逃避责任或不正当手段的行为,而鹪鹩守巢则强调了坚守本分、安于现状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
尾联“太平久矣无贪政,得所何须觅乐郊”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长期的和平稳定,没有贪婪的政治统治。同时,指出个人在这样的社会中无需寻找外在的乐土,因为内心的满足与和谐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巧妙比喻,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个人修养、社会秩序与理想政治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个人道德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