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其三)

居士门高几万寻,曾聆一语警肓瘖。

谁知千里同风事,历历分明在目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居士的门楼高得仿佛有几万里之遥,
我曾在那里听到过一句警醒盲哑人的言语。

注释

居士:指修行或有学问而未出家的人。
门高几万寻:形容门楼非常高大,用夸张手法表达。
警肓瘖:警醒盲哑人,比喻深具启发性的言论。
谁知:未曾想到。
千里同风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同样的风气或情况。
历历分明:清晰可见,形容记忆犹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其三)》。诗中描述了居士所居住的地方极为高大,仿佛有数万寻之遥,暗示其地位或修行所在非同一般。首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居士居所的壮观,引人遐想。

第二句“曾聆一语警肓瘖”则转而讲述居士曾听到过一句启人心智的话语,这话语如同雷音般震撼,使盲者也能感受到光明,哑者也能听见声音,可见其智慧和影响力之深远。

接下来的“谁知千里同风事”表达了诗人对居士精神影响的感慨,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教诲和风范。最后一句“历历分明在目今”进一步强调这些教诲至今仍然清晰可见,如同眼前之事,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居士的居所和言语,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和智慧的光芒,以及其对后人的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居士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其一)

晴空霹雳绝追寻,听者须教辨者瘖。

坐断封疆行正令,迥然超越去来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其二)

底事明明不用寻,通身有口却如瘖。

笑他卢老能多事,引蔓牵枝诳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次韵题大梅常禅师塔(其一)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

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题大梅常禅师塔(其二)

茫茫摘叶与寻枝,独许山翁亲见伊。

点著直行三万里,至今脚迹少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