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其二)

长条徒自重,狂絮去何之。

禁籞穿花树,春江扑酒旗。

因风无定意,著物有閒时。

谢女何为者,深情在雪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柳絮(其二)》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柳絮飘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首联“长条徒自重,狂絮去何之”,以“长条”象征柳树,而“狂絮”则指柳絮。诗人以“徒自重”表达柳树虽枝条繁茂,却无法阻止柳絮随风飘散的命运,形象地描绘了柳絮不受控制地四处飘飞的情景。“去何之”则表达了对柳絮飘向何处的疑问,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颔联“禁籞穿花树,春江扑酒旗”,进一步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场景。这里,“禁籞”指的是皇宫的园林,诗人将柳絮的飘飞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中,不仅穿过了花树,还扑向了春江上的酒旗,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扩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颈联“因风无定意,著物有閒时”,是对柳絮飘飞状态的深入思考。柳絮随风飘动,没有固定的轨迹,这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的本质。同时,“著物有閒时”又暗示了柳絮在特定时刻会与某些物体接触,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织,赋予了自然现象以哲学意味。

尾联“谢女何为者,深情在雪诗”,借用了谢道韫咏雪的典故,将柳絮比作雪花,表达了诗人对柳絮飘飞的深情。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千古佳句,此处诗人以“深情在雪诗”呼应,既是对前人诗句的致敬,也表达了自己对柳絮飘飞景象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综上所述,《柳絮(其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无常、自然规律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荷花

池上交加碍钓船,汉宫新妓约三千。

绿箩枝叶能承露,红玉肌肤不惹烟。

巫峡已曾萦客梦,西施何处掷金钱。

无人为把秋香惜,聊借西风赠此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败荷

有客方笑歌,谁人吟败荷。

但言为秋惜,不道碍船过。

折柄刺芒在,乱丝根本多。

江头浪如屋,今夜奈风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杏花(其一)

窗外花开红满枝,董生正下读书帷。

东风到晚殊无定,今夜清香属阿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杏花(其二)

一点胭脂淡染腮,十分颜色为谁开。

残灯欲尽书帏闭,犹有清香半夜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