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积雪漫怀二首(其二)

春山积素姿,飘渺云峰凸。

近攀末繇阶,远望何清冽。

本同雨露需,若与烟霞结。

高处相六寰,凛为不可涅。

回观阛阓中,累累咸销灭。

当其亲华筵,歌舞竞相悦。

无奈炎烟飞,中道成弃诀。

惟兹所托宜,赖以全孤洁。

有似素心人,无取虚名窃。

蝉蜕尘世表,澹荡独关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峦在积雪覆盖下的静谧与纯净之美。诗人通过“春山积素姿,飘渺云峰凸”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峦在雪的覆盖下呈现出的朦胧与高耸的形象。接下来,“近攀末繇阶,远望何清冽”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亲近与远眺的感受,突出了雪景的清新与冷冽。

“本同雨露需,若与烟霞结”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雪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联系起来,强调了雪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高处相六寰,凛为不可涅”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在高处的壮丽景象,以及其不可磨灭的纯净之美。

后半部分,“回观阛阓中,累累咸销灭。当其亲华筵,歌舞竞相悦。无奈炎烟飞,中道成弃诀”通过对比,展现了繁华世界与雪景的鲜明反差,以及人在追求世俗享受时的无奈与最终的放弃。最后,“惟兹所托宜,赖以全孤洁。有似素心人,无取虚名窃。蝉蜕尘世表,澹荡独关闭”表达了诗人对保持内心纯净、远离世俗名利的向往和追求,以蝉蜕比喻,象征着超越尘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纯净心灵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姚永言自维扬至过访

思远环千愫,陡晤复茫然。

离情缅初聚,历乱向春先。

年来馀兹刻,此会良艰缘。

厌作寒温讯,同时肝胆前。

缕覼仍增黯,心难遽口宣。

为期竟日绪,檐雨促君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日访永言于报恩寺中呼酒谈诗

良朋驱言驾,敢自怯舆风。

柳絮循郊色,先以慰别悰。

远落市嚣外,曰君古寺东。

入门君适出,盆花为客供。

久坐需之至,须眉跃相从。

呼酒三杯后,诗篇百首同。

翠竹生禅籁,文心于焉穷。

忙能探兹候,始信志所公。

繇来肝共沥,只此亦无封。

悠然俟晚磬,缅绪觉难终。

抵舍严更寂,黯默别为衷。

形式: 古风

崩岸

崩岸怯随波,惊涛日就涌。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

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

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

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

博厚深地力,于兹觇厥勇。

变乃得其常,不泄先不壅。

聚散漠无端,通气为任重。

微分广大情,位此当倥偬。

是亦坎坤门,示我于静动。

形式: 古风

初生月

月于江易清,光习与流喜。

矧兹混初生,万象莹其始。

窈魄散微痕,丹霞摄之起。

晢晢众煌星,分辉如其使。

苍山亦助情,隐黛环积水。

传意睆长干,近远各无滓。

轻华到平沙,宛转碧波倚。

以风引下上,淼茫从所指。

冰魂若有借,微明斯焉瀰。

于微探空色,明固不任侈。

静夜落诸喧,四虚归一视。

樯影次以收,澹澹水天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