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岸

崩岸怯随波,惊涛日就涌。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

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

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

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

博厚深地力,于兹觇厥勇。

变乃得其常,不泄先不壅。

聚散漠无端,通气为任重。

微分广大情,位此当倥偬。

是亦坎坤门,示我于静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崩岸》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通过描绘崩岸景象,展现了自然之力与生命之脆弱的深刻对比。

首句“崩岸怯随波”,以“怯”字生动描绘了崩岸在波涛中的惶恐与无力感,仿佛在畏惧着即将到来的巨浪。接下来,“惊涛日就涌”进一步渲染了海浪的汹涌澎湃,暗示着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两句,诗人将崩岸的不安定状态与时间的长河相对比,强调了自然变化的永恒与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接着,“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则以绿草的无辜遭遇,象征着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猛烈冲击,即使春风也无法安抚它们的狂暴。这一对比,凸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性。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通过描写小船在巨浪中的挣扎与恐惧,进一步强化了自然力量对生命的影响。而“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则以缓慢而艰难的前进,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求生意志。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表达了自然现象的多变与复杂,以及其中蕴含的不变法则。最后,“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揭示了自然法则的神圣与不可侵犯,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崩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初生月

月于江易清,光习与流喜。

矧兹混初生,万象莹其始。

窈魄散微痕,丹霞摄之起。

晢晢众煌星,分辉如其使。

苍山亦助情,隐黛环积水。

传意睆长干,近远各无滓。

轻华到平沙,宛转碧波倚。

以风引下上,淼茫从所指。

冰魂若有借,微明斯焉瀰。

于微探空色,明固不任侈。

静夜落诸喧,四虚归一视。

樯影次以收,澹澹水天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月落

月薄不自持,逶迤欲西蹀。

泓流蓄轻辉,魄则远山箧。

千峰递收形,馀霞变云鬣。

柔风自东来,还吹春树叶。

青烟发空茫,翛然一江接。

当此众情虚,恰与素心怗。

望望作玄观,众妙落千楫。

天汉肃以高,微痕摇波摺。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枕上过彭泽起视则惊涛过颡舟与江下上矣

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

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

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

不以舟御风,安极舟任胜。

江风不肯降,舟故勇为承。

中有游泛客,一叶恣奔崩。

云天合空碧,危涛欲上凭。

千山纷如蹶,银屋蔽叠层。

势吞小姑入,马当不敢应。

隐跃长鲸舞,呼吸百川腾。

舟人俱造次,奚奴颠沛仍。

雅宜谢公量,啸歌不改恒。

犹作苏子字,舍笔别无能。

情居夷险外,波沸心自澄。

万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

天之示我者,怒流为益增。

眷彼扶摇翮,九万正翻淩。

胡甘耳目陋,不及鲲与鹏。

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兴。

追轶临峤作,四友未许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

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

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

临流诸青嶂,含情各无言。

无言或至理,其中不可论。

溟滓方包括,此亦一微痕。

而况蜉蝣者,闻见恣嚣烦。

游览增永慨,风雅亦帨繁。

奈何七尺躯,欲以下上扪。

置置勿复道,宴坐随夜昏。

湖宽月堪贮,山閒云自根。

一楫破空濛,已觉此位尊。

湖山随去去,云月终我奔。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