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巫山高》是南北朝时期费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与情感的复杂交织。
首句“巫山光欲晚”,以黄昏时分的巫山为背景,光线渐暗,山色朦胧,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阳台色依依”则将视线引向传说中的阳台,那是一处充满浪漫色彩的地方,暗示着爱情与梦想的交汇。
“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两句,诗人以“彼美”赞美岩曲之美,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复杂情感,是否定还是肯定,只有自己心中知晓。
“朝云触石起,暮雨润罗衣”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朝霞与暮雨交替,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变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起伏。云雾触碰岩石,带来湿润,仿佛是情感的滋润,也可能是命运的洗礼。
最后,“愿解千金佩,请逐大王归”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理解与归宿的愿望,愿意付出珍贵的代价,追随心中的理想或人物,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对巫山美景的描绘,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