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入雁声霜满地,香沈梅影月当崖。
独鹤归来童亦睡,微风簌簌落松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之夜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孤寂。
“寒入雁声霜满地”,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严寒的气息,一群大雁在空中飞过时发出的叫声似乎也被寒冷所侵蚀,四周的地面上布满了细碎的霜花,这是冬天特有的景象。
“香沈梅影月当崖”,这里诗人描绘了一种意境,梅花在这样的夜晚依旧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它们的影子静静地投在山崖之上,而明亮的月光正好照耀着这一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冷的氛围。
“独鹤归来童亦睡”,诗人笔下的独鹤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回到了自己的栖息地,然而即便是这样孤单的生物,在这样的静谧中也安然入睡了。这里的“童”可能指的是山中或是诗人的居所,而“亦睡”则表明了一种普遍的宁静。
“微风簌簌落松钗”,最后一句描绘了夜晚山中的声音,细小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簌簌声仿佛是夜晚唯一的音乐,而“松钗”则是古人用以形容松针落地的声音,这里也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冬夜山中独特的情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自然之中。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水沈为骨玉为肌,专宠凉台会有时。
长得夫人容两足,客星不遣史官知。
一函鹤骨已尘埃,空筑孤山碧玉台。
添种红莲千万朵,梅花从此不须开。
乘鸾人去玉箫寒,云敛巫山晓梦残。
柳线不堪系离别,自和烟雨搭阑干。
谁磨白石如冰鉴,勋业安能试一窥。
但觉秋风上潘鬓,半因为客半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