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蔡君谟(其二)

洛阳桥,一望五里排琨瑶。

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往来乘仙飙。

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洛阳桥,一眼望去排列着五里的璀璨宝石。
过路的人们无需担忧大海的潮汐,匆匆忙忙地在桥上乘风而行,仿佛仙人驾驭。
蔡公建造此桥后,无论去往还是归朝,彩虹般的桥依然高悬于青天之上。
审视这座桥的成就,其功绩是多么深远,历经千年万代,依然稳固不摇。

注释

琨瑶:比喻璀璨的宝石,形容桥的华丽。
沧海潮:大海的潮汐,象征困难或挑战。
仙飙:神话中的仙人所驾的疾风,形容桥上的行人速度之快。
蔡公:历史上某位名叫蔡公的人物。
玉虹:形容桥身如虹,晶莹如玉。
溱洧:古代河流名,此处可能指洛阳桥所在的区域。
辽:深远,巨大。
倾摇:动摇,不稳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桥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瑰丽的词汇赞美了桥的雄伟和坚固。"一望五里排琨瑶"形象地写出桥身的华美,如同瑶池中的珍宝排列,展现出桥的豪华气派。"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往来乘仙飙"则强调了桥的稳固,过桥的人们无需担忧海潮汹涌,仿佛在仙人的风驰电掣中轻松往来。

接着,诗人提及蔡公(蔡襄)的贡献,他建造的这座桥犹如玉虹般横跨青天,象征着他的智慧与才能。"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表达了对蔡襄的敬仰,以及桥长久屹立不倒的寓意。

最后,诗人通过"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来高度评价蔡公的功绩,认为他的工程浩大而持久,历经千年万年依然稳固如初,无人能撼动。整首诗以赞美的笔触,歌颂了蔡君谟的丰功伟绩和洛阳桥的永恒价值。

收录诗词(2)

福建士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

月上小楼西,鸡唱霜天晓。

泪眼相看话别时,把定纤纤手。

伊道不忘人,伊却都忘了。

我若无情似你时,瞒不得、桥头柳。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失调名

去时梅蕊全然少。

形式:

过邠州留题

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陪。

何时得似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贺李昉

厩马牵来哕哕嘶,马蹄随步蹑云梯。

新街锦帐达三字,旧制星垣放五题。

视草健毫从席选,受降恩诏待公批。

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见刘晨为指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