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施供养者,受供养者。俱无住著,获波罗蜜。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珙所作的偈颂,名为《偈颂三十六首》中的第二十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施"与"受"的无我观。"施供养者"指的是布施者,他们通过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来帮助他人;"受供养者"则是接受帮助的人。然而,诗人强调两者都不应执着于这种行为,因为真正的"波罗蜜"(即到达彼岸,佛教中指解脱和智慧)在于不生贪念,不求回报,达到心无挂碍的境地。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佛教中修行的平等和无私。
不详
拈槌竖拂,好肉剜疮。举今举古,开眼尿床。
持刀杀人,人心不死。赤手杀人,人心不死。
伎俩俱尽,人心自死。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罗公照镜,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娘生一般。会与不会,福州使铁钱。
老龙蜕骨空山,樵人惠我作杖。
靠在绳床角头,团团围绕万象。
打狗打雨敲风,总是颠倒妄想。
有人拗作两橛,伏惟方外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