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春暮寄姊》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凄美景象,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澒洞风尘十二洲”,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辽阔与动荡,同时也预示着情感的深沉与复杂。接着,“东风连冻又如秋”一句,巧妙地将春季的东风与秋季的凉意相联系,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哀愁。
“无端薄冰添新怨,长是轻妆忆旧游。”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薄冰象征着表面的平静下隐藏的矛盾与不满,而“新怨”则表达了对新近发生事件的不满或失望。同时,通过“轻妆忆旧游”这一细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往昔的美好回忆相连,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春渺渺,夜悠悠。”这两句以景物描写衬托出时间的漫长与情感的深邃,春日的遥远与夜晚的漫长,都成为了诗人思绪飘荡的背景,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远。
“客中何事苦淹留。”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滞留他乡原因的不解与感慨。
最后,“重来未必芳期远,下九初三独倚楼。”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当前孤独处境的写照。诗人虽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但现实中的孤独与等待却让他只能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末时节的哀愁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